今年的5.1过得好快啊 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
启动今日议题,旨在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相关部委于2014年9月1日施行一项决定,针对达标的新能源汽车实行购置税减免,该政策有效至2017年12月31日。到了2017年岁末,上述部门再度作出决策,将免税时段拓展三年,截止到2020年岁末,因而新能源汽车累计获得了跨越六载的购车税优待。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刺激汽车购买需求,财政、税务及工信三部委于四月廿二日再度公布《关于新能源汽车不收车购税相关规定的通告》,明确自二零二一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对新购的电动汽车实行车购税豁免政策。
公告如下
从二零二一年一月一日到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不用缴纳车辆购置税费用。可以不用缴纳车辆购置税费用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享受免税政策的新能源车,依据工信部与税务总局公布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进行管理。目录发布后,购买目录内车辆可免缴购置税。免税期限以购车发票或有效单据上注明的日期为准。已录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其制造方或进口商(统称汽车企业),在上传《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或进口车《车辆电子信息单》(统称车辆电子信息)时,需在“是否适用免税购车税目”栏填入“是”(即免税标记)。工业和信息部会核验车企提交的车辆数据里的免税标记,然后把审核合格的数据发给税务部门。税务部门根据工业和信息部核验过的免税标记,以及车辆统一销售单据(或有效证明),来处理车辆免税的税务事宜。汽车公司必须确保车辆电子数据与车辆实物相符,若因提供不实信息或材料导致车辆购置税收入减少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附属法规进行惩处。负责《目录》维护、免税资格验证及操作免税流程的人员,若在执行任务中,出现权力滥用、工作疏忽、偏袒徇私等违规违法行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若涉及刑事犯罪,将移交司法部门审理。本通告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到2020年12月31日为止,那些已经收录在《目录》里的新能源汽车,可以继续享受免缴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这个政策出台得比较早,原因是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情况尚可,1到3月份卖出了1.67万辆,但除特斯拉外,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总共才卖出了11.2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降了59.2%,汽车消费行业正遭遇严峻挑战。之所以今年要提前发出宽松的信号,目的是为了重振产业链的信心,并且长期刺激最终市场的需求。
根据相关数据,2018年中国新能源私家车投保数量为92.3万辆,平均售价大约是16万元,若计入商用车的免税额度,当年预估可减免的购车税金约达205亿元,2019年预估减免数额约为170亿元,这些数据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
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补助和车辆购置税减免这两项政策持续两年,相关部门说明,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协助处理相关事宜,促进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始较早,基础较好,进步迅速,不过现阶段面临一些实际难题,具体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费用依然偏高,难以和常规汽油车相抗衡,必须继续提供扶持,保持并提升已经取得的良好局面。
接下来要顺应时代潮流,增强整体竞争优势。从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动化是产业实现更新的主要路径。欧美等汽车领域领先国家都在加强对于新能源车的扶持,因此需要继续推行相关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维持产业的健康进步,进而提高行业整体实力。
疫情带来的影响之一是推动了汽车销售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一至三月间产量与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了百分之六十三点八和百分之五十九点五,为刺激汽车市场活跃,延长优惠政策很有必要,能够缓解疫情带来的不利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相关产业和公司迅速恢复生产运营。
政策扶持确实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进步,但行业繁荣关键还是产品自身。国内新能源产业根基深厚,却遭遇特斯拉等进口品牌冲击,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