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新能源汽车告别傻钱时代,未来发展何去何从?

新能源汽车告别傻钱时代,未来发展何去何从?摘要: 最近,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不小震动。...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向社会各界征求关于《汽车车门拉手安全性能强制性国家规范》制定或修订工作方案的看法,此举在电动汽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工信部介入调整车门把手的做法,表面上看属于技术规范,实际上却意在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形形色色的“非标设计”。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购买者,都应当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一番冷静思考:那些用时髦术语装饰的“创新点子”,是否切实为用户带来了应有的好处?

若将叙述方式提升至更广阔的视角,除了技术层面的考量,自2012年政策引导新能源领域迅猛发展以来,这场“制造汽车”的活动曾以“打破常规”的名义,诱发了大量概念性宣传和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当前,市场覆盖率已经超过半数,公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动汽车行业终于能够摆脱过去那种盲目追求资金的阶段,开始进入一个依靠产品实力和公司综合能力来决定胜负的稳定时期,重新聚焦于汽车制造的根本要求,即保障安全、注重实效以及坚持长远发展。

混乱创新按下“暂停键”

想到修订汽车门拉手国家标准这件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小米汽车在安徽高速公路上的事故。

两个多月前,安徽高速上发生了一起涉及小米SU7的碰撞事故,该车辆随后起火,事故导致三人丧生。有说法指出,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的车门被锁定无法开启,使得电动汽车的车门拉手问题备受关注。事实上,作为新能源汽车常见配置的隐藏式车门拉手,此前已经不止一次引发公众讨论。

2024年4月26日,山西运城发生一起车祸,涉及一辆问界M7,事故导致车上三名乘客不幸离世。事件当中,车门同样不能借助门把手开启;二零二二年,广西贵港有辆雷克萨斯LM发生相撞,车门被锁住,救援人员不得不击碎车窗实施救援;一九年,美国一名男子驾驶特斯拉Model S遭遇交通事故,救援者在尝试打开车门时遇到困难,最终车辆内部起火,导致人员死亡。特斯拉遭到法律诉讼,这是全球首次因内置式车门控制器造成车内人员伤亡的事件。

设计隐藏式门把手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提升美观度,二是为了“降低空气阻力”。不过,若撇开主观的审美偏好,一个门把手能减少多少风阻?这对一般的车主来说,究竟有什么实际作用?针对这个问题,长城汽车魏建军曾直截了当地表示,门把手对风阻的降低作用微乎其微。

新能源汽车里,有许多浮华的科技与设施。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明确表示:不少花哨的功能,其实用性很差,并且存在不少隐患。其中,车载大屏幕的过度使用,是最突出也最受批评的现象。

近些年,车载显示器的尺寸显著增大,从原先常见的12到17英寸中控屏,逐渐发展到37英寸乃至45英寸的超大尺寸屏幕,成为衡量汽车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这种趋势并未提升驾驶时的便利性,同时取消物理按键的设计也未能在安全方面带来实质性改善。各项功能都藏匿在层层菜单里,当语音识别技术尚不完善时,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不得不频频转头去操作中控大屏,这种行为的危险性,跟开车时发微信相差无几。

二零二零年,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公布一项调查,表明驾驶员运用触屏操控CarPlay和Android Auto这类交互系统时,其反应速度比常规驾驶时慢了五十三到五十七个百分点,这一数值超过了酒后与吸毒驾驶的情况。

另外存在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工艺,持续考验着驾驶者的耐心,剥开那些玄妙的术语之后,这些工艺的实际意义如何,确实值得商榷,例如近期小米SU7 Ultra就因为碳纤维镂空前挡风玻璃而陷入公关困境。

有报道指出,部分购买了价值四万二千元碳纤维车顶的小米SU7 Ultra车主反映,小米汽车先前曾宣称碳纤维镂空车顶版车型具备“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双通道空气流通构造”“有助于热量散发”“增强地面抓地力”等特性,但除双通道前盖板造型不同外,其内部构造与标准版几乎完全相同。不少消费者质疑其虚假宣传,要求退车或重新定车。

例如,许多新能源企业都在大力推广的自动驾驶技术,其实多数仅能达到L2级别的辅助驾驶水平,驾驶时仍需司机时刻关注路况,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很大差距,现在为了符合政策规定,才都把宣传重点转移到辅助驾驶功能上。

智能座舱、原地掉头这类新颖特性之所以面世,部分原因在于各家企业为了博取关注,在现实需要之外刻意营造卖点。

目前,工信部门针对车门拉杆的准则,或可视为产业重归理性的关键节点,往后技术需要通过国家规范的严格审查,不能只依靠宣传说辞来获取市场,这亦是新能源车领域经历去芜存菁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大浪开始淘沙

二零一二年,我国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更加清晰地指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发展目标是纯电动车型。当电动化发展势头迅猛之时,各路参与者都发现了其中的盈利机会,纷纷加入竞争行列。

通过企查查使用“汽车”作为查询依据,到5月12日为止,总共检索到2700万个相关记录。在这之中,从2012年至2022年间注册成立的企业数量达到了1180万,这个比例超过了43%。

新能源汽车行业监管_新能源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_新能源汽车

十年来参与市场争夺的企业,既有汽车行业的资深公司,也有新加入的初创企业,其中既有刚崭露头角的创业者,也不缺少声名显赫的业界翘楚,在资金热烈追捧的氛围中,到处都是喧嚣的人声,充斥着大量商业计划书,由此出现了许多不合常理的现象

2014年,贾跃亭创立了法拉第未来公司,即Faraday Future, FF。他运用“移动互联设备”这一理念来推广其首款汽车FF 91,仅通过一份包含57页的融资演示文稿,就成功招徕了恒大集团的8亿美元投资(最终因争议而中断)。此后,该公司在2021年通过借壳方式实现上市,募集了10亿美元资金,并且到了2023年,中东地区的投资方也加入了进来。然而时至今日,这款车的交付数量仍未超过20台。

2016年,台湾商人沈玮在江西赣州建立了昶洧汽车公司。然而,这家企业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生产线建设、技术进步、汽车生产等方面的细节,甚至某个阶段公司完全没有经营额。公司设在台湾的总部门庭若市,所有收入竟然都源自于旗下的一家面馆。即便面临这样的情况,昶洧汽车公司居然累计获得了超过十亿元的资金支持。

许家印在投资法拉第失败之后,选择了自主造车这条道路,2019年恒大公开宣称,计划在3到5年内,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实力顶尖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两年后的上海车展期间,恒驰品牌旗下已经展示了9款不同的汽车产品,恒大汽车的市值一度飙升到7000亿港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比亚迪。不过自从恒大出现财务危机,恒驰汽车的真实情况就显现出来,他们已经耗资上千亿,但销售量却只有一千辆上下。

幻灯片制作的美好蓝图可能带来短暂欢愉,但无法获得产业基础支撑的虚幻景象终究会褪色。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状况分析报告》表明,新能源私家车销售总量已突破700万量级,同比增幅超过四成,市场占有率连续数月维持在50%以上水平。不过在这波扩张趋势下,数十家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竞争中出局,裁员规模达到10万人,超过400家企业于过去六年时间内退出市场

在补助资金减少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实力较弱的企业遭到市场淘汰。

早先,高合汽车被誉为“国产新能源高端车型”,然而售价昂贵、性能欠缺,致使销量不佳。其后,公司背负了高达157亿的资金缺口,最终启动了破产重整程序。

2022年,新能源车领域价格多集中在20万以上,但哪吒汽车却选择将目光投向10万至15万的价格带,其销量表现最终超越了“蔚小理”等头部品牌,并率先实现年销量突破15万辆,成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竞争者不断涌入该细分市场,消费者也开始更加细致地考察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性能,即便是态度强硬的哪吒,最终也无法抵挡住市场的检验。今年以来,哪吒汽车已经深陷破产传闻。

曾经备受瞩目的威马汽车,由于研发资源匮乏,产品优势无法满足市场要求,再加上连续两年内出现十多起车辆起火事件,直接造成销售业绩下降和财务状况恶化,最终无奈退出行业舞台。

汽车行业中,许多人来来去去,许多建筑建了又毁。资金退潮之际,留下的“参与者们”更加关注起公司运营的根本。

新能源,不再人傻钱多

当目睹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00万辆的惊人成果时,不难明白为何过去十多年里,众多企业会在这条领域上不顾一切地激烈角逐。由于该领域属于年交易额达万亿的初创产业,众多竞争者尚处起步阶段,如同刚入场的菜鸟,因此许多人萌生了同样的念头:就算无法引领潮流,仅是跟随大势也能获取一份利益。

可是即便部分立志从事实体产业的创业者,在初次进入领域时难免显得经验不足,在汽车制造领域也遭遇了许多挫折。

长城汽车高管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前,就向何小鹏明确表示:“贵司使用的钢材存在严重缺陷。”何小鹏对此感到十分惊讶,经过长达九个月的深入调查,他最终发现,公司负责钢材采购的人员竟然一直在联合欺骗他。

作为新兴企业的蔚来,总是喜欢用很华丽的辞藻来描述愿景,却不太在意费用的控制。有位车主在北京亲眼目睹了空无一人的NIO House,里面还放着几台闲置的Mac电脑,他作为公司的投资人看到这种浪费情况感到非常难过。于是他决定卖掉了自己持有的蔚来股份。这种NIO House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多达一百七十多处。

早些时候,新能源领域的汽车制造商,特别是那些新兴企业,仿佛是产业界的“年轻贵族”,展现出旺盛的朝气与活力,行为放纵,不计成本地投入。然而,随着生存考验的来临,“年轻贵族”逐渐转变为“经验丰富的管家”,重新聚焦于商业运营的根本,致力于削减开支,提升效率,并且对每一分资源都格外珍惜。

何小鹏聘请王凤英之后,公司经营状况显著改善。王凤英拥有长城背景和丰富经验,她将小鹏全国24个销售区域合并为12个,关闭了表现不佳的直营网点,并且拓展了经销网点。2024年,小鹏全国门店总数达到690家,较王凤英加入前增加了270多家。营销开支在营收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34%降至2024年的14%,营销效能明显增强。

新能源汽车行业监管_新能源汽车_新能源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