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华为并非万能?智界与问界销量差距大,原因几何?

admin 昨天 10 抢沙发
华为并非万能?智界与问界销量差距大,原因几何?摘要: 在我看来,智界的优势比问界更大!一方面是问界的背后是华为与赛力斯,智界的背后是华为与奇瑞。相比赛力斯来说,奇瑞的优势明显更大。另一方面,问界模式已经被华为走通了...

以我之见,智界所拥有的长处远超问界!一方面,问界的支撑方是华为与赛力斯,智界的支持力量则是华为和奇瑞。相较赛力斯,奇瑞所具备的竞争力要显著更强。

图片

另一条路子,华为已经摸索出问界路径,尽管途中遭遇波折,起初也蒙受损失。如今看来,问界相当出彩。因此智界得以借鉴问界的成功经验,从而避免许多摸索。

图片

然而,智界S7自面市之后,并未如外界预期般迅速走红,相关统计表明,2024年1月该车型销量仅为485台,这个数字远低于问界的销量,仅为其一小部分。即便两家品牌都得到了华为的技术支持,为何智界与问界之间的市场表现会存在如此显著的差异?

图片

传闻奇瑞和华为不和?

不能忽视这个可能性,早先新闻媒体和网络流传的信息指出,奇瑞为了协调旗下新能源品牌星纪元同华为智界之间的竞争态势,在智界S7的生产协作上态度冷淡,日产数量仅剩几十台,其后果是智界S7即便接到大量购买要求,也无法完成出货。

据称有奇瑞方面知情者透露华为在合作中表现强势,不愿意提供最基础的软件刷写版本,因此无法让生产线上的工人进行软件安装,最终造成车辆交付时间被推迟,值得一提的是,该聊天记录曝光了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制造事业部负责人韩必文因此事件引咎辞职。

换言之,有人指责华为软件版本不够公开透明,另一些人则批评奇瑞在市场竞争中未能积极投入生产。

关于近期网络上流传的瑞和华为合作出现不少矛盾的言论,奇瑞的发言人金弋波在一月三十一日进行了回应,他明确表示这些网络传言都是不真实的,双方的合作进展得非常顺畅,而且高层人员离职也并不是由于合作项目所引发的。

图片

渠道比技术还重要?

问界销量出色,一个原因是得益于华为的技术支持,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销售渠道。目前华为众多门店售卖问界车型,不过并非所有华为门店都提供智界车型的销售。

智界S7在正式发售前就传出消息,这款车型仅对华为体系内规模较大的自营网点,以及少数具备雄厚实力和高效服务能力的代理商开放销售。首发活动进行五日之后,全国范围内仅有十三个城市、二十八个店铺能够看到智界S7的展示车辆。即便到了今天,智界品牌通过华为销售渠道所达到的市场渗透率,仍然无法与问界品牌形成有效竞争。

图片

华为对渠道的扶持直接关系到合作车型销量表现。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指出,华为供应的智能配置并非客户选购的关键,销售途径的效应更为显著。手机零售点客流量旺盛,它将商场内部分购机人群转化为自身客户,这是其(业绩突出)的核心原因,即销售路径。

图片

智界S7车型不讨巧?

现阶段在中国,SUV车型的受欢迎程度超过轿车,问界品牌旗下所有车型均为SUV设计,并且提供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种动力系统,因此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机会,而智界S7仅提供纯电动驱动选项,并且在25万元价格区间的纯电轿车领域,竞争态势更为激烈。

在智界S7之外,消费者可选的车辆还有特斯拉model 3,极氪007,小鹏P7,大众ID.7 vizzion,比亚迪汉等多种选择。与这些已获市场认可的车型对比,智界S7作为近期才进入市场的新车,其被大众了解的程度相对有限。

图片

最终,关键所在仍是华为,伴随华为逐步进入汽车领域,与其结盟的汽车制造商数量持续增加。除赛力斯、奇瑞外,据称江淮、北汽也计划与华为紧密协作。不过,这四方合作者在渠道分配上,外界常称其为“四界”,华为或许难以同等对待。所以,销售业绩必然存在差异。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