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于10月19日所披露的数据,在iPhone 17系列开售之前的10天时间里,该系列在中国以及美国市场的销量,相较于去年同一时期的iPhone 16系列,实现了14%的增长。在iPhone 17系列包含的四款机型当中,标准版也就是iPhone 17,其表现特别突出,进而成为市场予以关注的焦点。
近日,观察者网身处上海、南京两地,于与消费者对话之际,知悉大家对于这款新机的评价展现出显著的“爱恨交织”情形,购买意愿背后不但存在对产品亮点的认同,而且也有着诸多针对设计、创新等方面的批评 。
对话里,部分民众清晰表明了更换手机的意愿,上海的胡女士讲自己已经预定了新手机,杨先生声称“打算更换手机就换了”,有不少市民直接说“以前时刻想着换,今年价格较以往便宜了些许,或许会更换手机”。
需要留意的是,跨品牌的用户被一并吸引了,早前身为华为用户的邓先生表明,想要更换成17 Pro,期望去体验iOS系统。然而,持有观望态度的市民觉得“和现有的机型差异不大”,进而选择“再等一等18” 。
给大家说说哈,iOS 系统那种被“果粉”认可所秉持的传统出色体验就在于“丝滑”,好多市民都提到了“系统简洁没广告”,还有“用久了不会出现卡顿状况”。这次新机呢还有个重要被看重的点是影像能力,美业行业里有位姓王的女士,她是因为“拍出来的照片清晰,特别适合用来当作皮肤对比的照片样张”所以才选择了苹果手机;而设计师里有位姓林的女士,她特别喜欢其“拍出来的照片颜色呈现很好看”,并且对这手机的界面呀,还有图标设计以及交互功能所展现出的便捷程度也是很认可的 。
在此之外,首次在全系范围覆盖120Hz高刷新率、摄像头进行升级等一系列性能方面的提升,同样被杨先生这类消费者所看重。身处南京的消费者,就此款产品前置摄像头竖屏转变为横屏这一具备创新意义的功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且认定标准版“性价比是最高的”。
视频加载中...
尽管 iPhone 17 有着突出亮点,然而其外观设计却成了吐槽的重灾区,“镜头太凸”“太丑”是高频出现的评价,杜女士直接表明背部形状“两边不平,和充电宝适配不起来”,郑先生也讲对外观变化“不是很喜欢”,朱女士则指出它“不再独特”,是因为与某机型“撞款,外观几乎一样”,目前苹果续航问题虽有改进,可仍有市民提到苹果“之前续航短,一天充好几次电”的旧印象,部分用户感觉除相机外,与旧机型差异不大,创新力度略显欠缺。
趁着双十一快要到来之际,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最近宣布要参与2025年天猫“双11”的促销热闹活动。这里面,iPhone 17享受国家补贴后直接降低500元,价格变为5499元;iPhone 17 Pro系列直接降低300元,使用优惠券后的价格8699元起;iPhone 17 Pro Max使用优惠券后的起始售价为9699元,这两款机型都支持最高12期的免息优惠。
整体去看,iPhone 17系列靠着价格往下探,影像性能得到升级,还有双十一促销的加持,从而收获了一批消费者,不过外观设计存在争议,创新感知度不够,这仍然是市场拓展过程中的潜在阻力。在安卓机竞争尤为激烈这种背景状况之下,这场“5000元档之战”最终的走向,仍旧需要时间去检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