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式清洁,慢速注液,多种工艺手段,使重庆制造的新能源汽车不断升级品质。九月一日,在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上,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质量管理小组开展了交流互动活动。
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赣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20个质量管理团队登场进行经验交流。根据上游新闻报道,到八月份为止,已经总结出十多个突出的改进范例,由此产生的可量化经济收益超过八千万。
今年至今,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针对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着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支持,打造了包含教育指导、协助改进、信息发布和市场拓展的完整服务流程。
赛力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削减F2涂装环节材料开支方面取得进展,借助实施“间歇性冲洗”和“缓速注料”这两种规范流程,有效处理了自动化设备换色时产生的交叉污染现象。
重庆市质量协会秘书长王雪梅谈到,QC活动使先进技术成果借助规范的质量管理方法,稳定可靠地变为产品竞争力,连接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合作,从原料、配件到成品组装,构成覆盖所有环节的质量提升循环,增强整体质量水平。
今后,我们要更加广泛地联合行业各方力量,持续加强品质改进工作,促使产业实现高级化、智慧化、环保化的发展变化,迅速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智能互联汽车制造企业群体,为重庆市制造业的优质发展奠定稳固基础。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果谈到,通过这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QC专题活动,将全面整理并萃取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成就,力求打造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典范案例。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实习生 曾艺萌 受访者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