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当天,在上海创新港的蔚来汽车总部,有辆蔚来汽车从3层楼坠落下来。
真是祸不单行。一个星期之前,蔚来抢先于理想、小鹏发布了新款ES7,结果却被紧接着问世的理想L9盖过了所有光芒。蔚来销量已经持续低迷很长时间,最近又接连传出产品存在瑕疵的消息。
曾经引领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如今光环逐渐黯淡,其车主对品牌的信任,眼下已显露出部分动摇。
试车事故,回应“翻车”
蔚来正在经历两场灾难:
一场测试车辆意外发生在6月22日17时20分前后,地点是上海创新港停车楼三层,这辆车坠落了,导致两名数字座舱测试人员死亡,一人是公司职员,另一人是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

其次出现宣传失误。6月23日20时33分,蔚来在官方微博平台对此事作出公告,着重说明意外状况“并非源于车辆自身”。

声明发出之后,有网友说:


但有相当多网友认为,声明的措辞欠妥当:





接着,蔚来官方账号移除了那条公告,在晚上九点零二分再度刊发了新的说明,

如今,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期待和构想,正变得越来越大。电池的行驶距离希望能再远些,驾驶的辅助系统要更先进些……在彻底改变了传统汽车生产模式之后,新能源车厂正努力借助科技,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天地。
不过,不论科技多么发达,视野多么开阔,用户最基本的要求始终是获得一个可靠的出行方式。蔚来这次的事故之所以引起广泛讨论,关键在于它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汽车制造的内在本质:当我们过分强调技术层面时,对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又有多少?
正是因为清楚这个情况,蔚来最初发布的公告,才会拼命说明“和车子本身没关联”。在缺乏可靠的调查结果时,就急着断开事件和车辆的牵连,这确实不该发生的轻率和无谓。
也许,这样的回应,跟蔚来眼下面对的难题脱不了干系。它曾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如今的光环正在慢慢淡去。
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大哥
小米的领导者雷军是蔚来公司的初始投资参与者之一。在2018年蔚来日(NIO Day)的活动中,雷军表示,当他初次了解到李斌计划制造电动汽车时,他的直接想法是对方在撒谎。
蔚来的开端颇为艰难,不过由于它很早就开始开拓市场,在国产电动汽车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很容易赢得了当时投资人和消费者的青睐。
三年正式运营后,于蔚来的NIO Day 2017活动期间,蔚来公布了其首款量产车型蔚来ES8,创始版售价为54.8万元人民币。这一价格水平,即便在乘用车市场中,也很少有国产车企敢于采用。
发布活动举办之时,蔚来公布首批制造的壹万台ES8已经全部售罄。众多蔚来早期用户挑选范围很小,若想购置电动汽车,除了特斯拉的Model X,便仅能考虑蔚来刚推出的ES8。
可以说,在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初期阶段,蔚来选择走高端市场路线是恰当的决策。对于经济宽裕的高端消费者而言,他们很少愿意为处于发展初期的智能电动汽车支付费用,而普通民众更是如此。
蔚来的发展历程颇具戏剧性,仿佛一部情节曲折的小说。公司于2018年进入美国股票市场,次年遭遇了严重的财务困境,部分核心管理人员离职。关键时刻,合肥市政府伸出了援手,提供了关键性资金支持。凭借这次重要投资,蔚来在市场上迅速崛起,其估值一度超越了宝马,跻身世界汽车品牌价值排名的前五位置。
在这场“起死回生”的叙事里,蔚来的用户们贡献卓著。许多用户乐意扮演蔚来的推广者,无偿到蔚来实体空间NIO House(蔚来中心)协助销售车辆;也有用户自掏腰包为蔚来宣传造势。
也许是和蔚来共同渡过难关,蔚来车主和蔚来的关系愈发牢固。马基雅维利曾说过这样的话:你对某人投入的心力越深,他对你就会越加信奉。
这些车主的举动对蔚来的具体贡献难以精确衡量,不过新订单确实为蔚来提供了充裕的流动资金。
二零一九年九月,蔚来的股票价格跌到了一个阶段性的最低点,不过公司的订单数量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紧接着在同年十月,蔚来汽车的单月销售业绩刷新了二零一九年全年的记录,再次登上了月度销量领先者的位置。
二零二零年二月期间,蔚来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合肥当地政府部门提供了百亿元人民币纾困支持,帮助该公司渡过难关。紧接着,新能源行业出现迅猛增长,相关汽车制造企业的股票价格持续大幅度攀升。
蔚来的股票价格曾从最低的2美元,一度飙升到60多元美元,其市值在巅峰时超过728亿美元,而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则始终紧随其后发展。

二零二零年六月六日,何小鹏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李斌居于中央位置,他右手与何小鹏相握,左手边的李想则表现得非常低调。

本月,理想汽车销售了1891台,小鹏汽车销售了1102台,蔚来汽车销售了3720台,这个数量超过了前两家汽车公司销量总和。
到2021年6月,蔚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售领先地位持续了21个月之久。
陷入低迷 连续7个月垫底
现在蔚来的销售情况很不理想,落后得太久了,完全失去了过去领先者的风采。
二零二一年七月,蔚来首次跌落榜首,紧接着又被哪吒汽车反超,从此就很难在头三位排名中见到蔚来的名字。
到今年5月份为止,蔚来在“蔚小理”当中已经连续七个季度排名最后一位。统计资料表明,今年前五个月,蔚来总共送出了三万七千八百六十六台新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八,但理想和小鹏两个品牌的同比增长都超过了百分之一百。

今年6月9日,蔚来汽车公布的Q1财报数据表明,该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净亏损17.8亿元,与上一季度相比,亏损额收窄了16.8个百分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具体为18.2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幅度降低了62.6%,与环比数据相比,亏损也有所减少,降低了16.3个百分点。

现在,蔚来的股票价格已经降低到22.55美元,相比最高点减少了61%,并且被理想汽车超过了。
这种状况,令蔚来的忠实用户非常生气,车友社群里不再团结一致,有人直接指责,也有人痛心不已。
蔚来的销售业绩出现下滑,确实存在芯片和电力供应不足的客观因素。然而,值得思考的是,面对相同的芯片短缺和电力不足问题,以及同样受到疫情带来的冲击,为何小鹏和理想所承受的影响程度却明显轻于蔚来?
可能因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完善,消费者不再特别看重蔚来打造的高端电动汽车,转而更加注重产品的经济实惠程度。
蔚来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个情况,计划在今年推出一个全新的子品牌Gemini,其价格区间设定在15-30万元。
但是,蔚来这次不再是率先行动者,中低端市场品牌的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而且蔚来的子品牌团队刚刚组建完毕,要等到新车正式生产出来,估计还要等好几年,到时候能否为蔚来带来新的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但不管怎样,蔚来和车主之间“绝处逢生”的传说已经过去,蔚来必须依靠真实的销量来证明自己依然强大。
服务打不过技术
科技圈内,最能圈粉的企业,莫过于苹果。
苹果对于粉丝持久的吸引力,在于其石破天惊的产品创新能力。
同走高端路线的蔚来,没有像苹果那样发布过划时代的作品,不过却提供了类似海底捞的周到服务。
邵远作为蔚来车辆的持有者,明确表示过他的购买行为并非单纯为了交通工具,而是为了获取专属的优质服务,汽车只是附加的福利。
与此同时,蔚来起初就将目标锁定为传统高端车企BBA,就连理想、小鹏,特斯拉也未曾放在心上。
虽然时常受到非议,声称模仿他人,但在初期阶段,蔚来确实通过独特的宣传手段以及类似“海底捞”的经营理念,吸引了很多目光,并赢得了众多客户。
服务宣传做得再出色,营销推广再热闹,蔚来假如持续缺少出色的商品,车主的兴致真的能够一直保持吗?
海底捞于2021年停业了276家分店,全年净亏损高达41亿元,这一亏损额相当于过去五年总利润的百分之八十。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状况已显著区别于往昔,新兴品牌如哪吒、零跑等迅速崭露头角,发展势头迅猛,传统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亦在积极推动电动化进程,同时华为、苹果、小米、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通过各自途径涉足这一领域。
疫情导致蔚来的制造活动陷入停顿,同时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迎头赶上的契机,蔚来引领行业风潮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那个时期国产新能源车非常少,消费者购买蔚来汽车时看重的是其优质服务,也为其作为国货的品牌形象支付了溢价,但现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蔚来必须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来彰显自身实力。
在创新层面,蔚来的资源倾注颇为可观,不过针对当前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自动驾驶技术最受关注,而小鹏则被视为各项指标上与特斯拉最为相似的企业。
蔚来新出的ES7车型显示,它的辅助驾驶设备配置非常齐全,45万元的定价显得合理。不过,客户在购买了这些听起来很高级的部件之后,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启用高级辅助驾驶,这一点还有待确认。
而且品牌定位很高,基础车型价格都在三十万元以上,但产品品质却不够理想,最近故障问题时有发生。
二零二一年,短短十五天里,蔚来先后曝出两起涉及车主不幸离世的事故。今年三月刚上市的蔚来ET7,在数月之内也遭遇了两次车辆突然失去电力无法行驶的状况。
毫无征兆地,车辆整体停止供电,制动系统失效,只能借助剩余动能逐步减速直至停稳,所有电子装置均停止工作,转向灯无法启动,更不用说从行李箱中取出三角警示牌了
尽管那位蔚来汽车的高管在用户群中就此事给出了回应,说明这属于个别现象,车辆系统能够发现,维修部门可以处理。

但人们并不认同这套解释,并且对蔚来处理此事的效率存有疑虑,同时怀疑其是否对低概率事故缺乏正确认知。这种情况与2021年蔚来出现致命车祸后,车主自发维护品牌形象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未盈利,继续烧钱
自成立以来,蔚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其历年财务报表,2018年亏损高达96.38亿元,2019年亏损额攀升至112.95亿元,2020年亏损53.04亿元,2021年继续亏损40.2亿元,累计亏损总额已达302.57亿元。
但是,蔚来烧钱的速度依然不慢。
诸如开发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新品牌产品并实现量产,独立设计制造的电池系统,增加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开支,拓展手机业务和芯片业务等方面,无一不是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换电站的设立,蔚来在充换电体系里投入了大量资金,达数十亿元,因为换电站的快速补能感受比充电站好,不过建站的花费十分巨大,而且发展前景不清晰,一旦快充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换电站仅有的在充电速度上的优势也会消失殆尽

因此,现在的蔚来汽车处境也较为艰难,若减少服务水准,就会动摇其赖以生存的根本,但不降低服务水准,高昂的运营费用又成为其沉重负担,盈利前景尚不明朗。
机会稍纵即逝,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迫使蔚来必须加速发展,并且只能依靠大量投入资金来维持运营。一旦落后于人再想赶超,无论在体育比赛领域,还是在商业竞争层面,都相当困难。尤其对于曾经享受过领先优势的李斌而言,这无疑是对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质的重大考验。
李斌提到需要再耐心些,等到 2023 年所有正在销售的车辆都将采用 NT2.0 系统,等到 2024 年蔚来将迎来 3.0 时代。然而,不断丧失信念的蔚来用户还会愿意等待这么长时间吗?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又能否继续为蔚来提供发展空间?
上游资讯整合了九派资讯、金融界、金角财经、正观资讯以及腾讯财经的相关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