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_1494440360]
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广汽下线,这是广汽新能源汽车极为辉煌的时刻,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值得骄傲的时刻。
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有什么意义呢?这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实现产业化、市场化之后,进入了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从产业化迈向规模化,从市场化走向全球化,留下了一颗颗耀眼闪光点。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已经连续八年在全球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过百分之六十;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当中,中国品牌占据了六个席位;最近,由我国牵头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功能安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关键技术实现了有效突破,品牌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配套设施环境日益优化,形成了独特的“魅力攻势”,获得了用户青睐。
这组数据值得一谈,我国新能源汽车达成第一个1000万辆,花费了15年时间,完成第二个1000万辆,仅仅用了17个月,产量越来越多,用时越来越短,这背后有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撑,也是技术和体系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
01
今年4月12日,国家领导人前往广东考察,期间到访了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从这里整车驶出 。
总书记在此考察期间,特意走进企业展厅,走进总装车间,走进电池生产车间等,了解企业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进展情况,了解企业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方面的进展情况,了解企业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方面的进展情况,了解企业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方面的进展情况。
据报道,广汽集团董事长在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这是国家领导人极为关心的事情。接下来,广汽会推动自主创新“强链”,自主掌握“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同时,广汽还会推动芯片国产化“稳链”,全力落实“攀登计划”等 。
总书记一直关心新能源汽车发展,一直强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早在2014年,总书记前往上海考察,来到上汽动力总成实验室,详细了解新能源汽车开发状况,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能否占领制高点,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还指出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强劲增长点 。
2020年7月,总书记前往吉林考察,在一汽集团发表了一番讲话,他表示,当前国际上汽车制造业竞争异常激烈,信息化、智能化等趋势持续发展,这对我们而言存在危险与机遇,危险之中蕴含着机遇。他强调一定要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中,我们要立下这样的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提升上去 。
一汽集团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回忆过去,令人思绪万千。70年前,也就是1953年7月15日,举行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汉白玉基石上,清晰地刻着毛泽东的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一汽集团,肩负着新中国造车最早且最绚丽的梦想。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各种事情都等待兴办,各行各业都有待发展,甚至连一辆汽车都制造不了,一架飞机也制造不了,一辆坦克同样制造不了。一汽集团开展投入建设工作,各部门共同协力作战,最终中国人成功造出汽车,当时有一首流行歌曲表达出了中国人的欢快心情,歌曲内容为:“想当年我十八就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哟嗬嗬……”
02
中国汽车业从无到有,又从有到优,走过了不平凡的峥嵘之路。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步步迈向国际舞台中央,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这尤其令人欣慰。
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何能异军突起?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抓住了“换道超车”的纯电驱动发展机遇,保持了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政府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标准体系、财税政策等方面进行引导。
以政策支持作为例子来看。经过统计发现,在近些年期间,各个部门先后推出了70多项支持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密集程度,范围的广泛程度,力度的强大程度,都令人赞叹不已 。
今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如何巩固和扩大优势呢,其中一个举措是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还要进行配套电网改造。
还有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就在不久之前,财政部发布了公告,税务总局也发布了公告,工信部同样发布了公告,这三部门发布的公告表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期限延长了4年。此消息一经传出,便收获了一片叫好声。人们有着普遍的预期,那就是这次购置税减免政策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向新的台阶。这一措施来得恰是时候,它对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意义,对优化消费环境有积极意义,对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也有积极意义。
在下沉市场寻觅蓝海,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契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表明,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宣称,出台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这一制度安排,会进一步扩充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乡村振兴。
03
新能源汽车一路奔跑,难免出现“成长的烦恼”。
缺少充电桩和停车位,这是一件会让车主感到头疼的事情。有不少新能源车主存在“恐高”心理,也就是害怕开车上高速,他们担心充电桩的布局数量过少,在高峰时段会出现一桩难求的情况,进而导致自己能够出城,却回不了家,能够下乡,却充不了电。而且媒体曾经报道过“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这类案例,这些案例会让人听到后就心生恐惧。
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受到了关注 。文章讲述的是 “电车卖得好 ,全靠油箱大” 。增程式电动车卖得很火爆 。其电池组能够通过地面充电桩或者车载充电器充电 。发动机可以采用燃油型或者燃气型 。说白了 ,这种车的优势在于 “在城市中当作纯电车来开 ,在高速上当作燃油车来开 ,有条件的话就安装充电桩 ,没条件的话直接加油” 。”由此也反衬出一个现实命题,新能源汽车如何提升续航能力?
新能源汽车想要实现从0到1,或者实现从1到N,这一路走来,十分艰难。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着重要使命。它发展到不同阶段,遇到不同情况,这都实属正常。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一定成果。不过,产业存在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 ,存在全面市场化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存在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 ,需要各方共同应对解决 。
坚持问题导向,逐一解决问题,便能实现新的飞跃。
04
目前,我国已建成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该体系在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大,品种类型最全。
但是,这并非终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充电基础设施属于标配,同时也是用户的刚需。随着用户数量增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提速。只有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助力新能源汽车驶向更为辽阔的未来。
解决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解决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安装共享难的问题,解决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推广“临近车位共享”“社区分时共享”“多车一桩”等共享模式,这就是当务之急。
有个很生动的比喻:你想吃白切鸡,首先是因为白切鸡品质好,味道美味可口,并非是为了白切鸡搭配的那碟调料才去买它。按照同样的逻辑,充电桩齐全固然是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重要因素,然而车辆本身具备高品质,才更有卖点。
当前,一些新能源车企不再进行“价格战”,而是注重品价比,追求更先进的技术,这是值得称赞的。新能源车企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创新商业模式,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盈利能力,还能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更具话语权。
汽车被称作“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是现代工业技术的集大成者,还是最能体现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一路领先,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实现突破是其中重要因素。所以,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等生产电池的厂家有责任实现更大突破,要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突围注入更澎湃动力。
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只有创新的企业才能前进,只有创新的企业才能强大,只有创新的企业才能胜利。要是把新能源汽车看作是“上半场”,把智能网联汽车看作是“下半场”,那么中国汽车行业在“上半场”已经收获了显著成果,不过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在于“下半场”。
当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马路上奔跑着欧美系汽车,马路上奔跑着日韩系汽车,马路上还奔跑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只要倾力打好“下半场”,只要在激烈竞争中站得更稳,只要在激烈竞争中跑得更远,就能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能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有马力出海出口,就能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展风采。
国家领导人着重指出,汽车行业是一个市场规模庞大的行业,汽车行业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颇高的行业,汽车行业还是一个管理精细化程度极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在迈向汽车强国的远征进程里,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心怀广阔天地,脚踩艰难道路,将会一路放声高歌,一路充满精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