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市场中,单反和微单是两大主要类型,它们占据着销售主导地位。用户在选购相机时,多数倾向于这两种类型。那么,单反与微单究竟有何不同,选购时又该如何判断呢?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全面解析。
只差两字,结构大不同
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名称仅一字之差,构造却迥然不同。单反相机自胶片时期便已广受欢迎,在数码时代更是蓬勃发展。微单相机实际上是在2009年才出现,它是相机彻底电子化的结果。
单反相机之所以被称为单反相机,是因为其内部装置了反光镜,并且快门系统采用的是机械构造,部分旗舰级型号还搭载了五棱镜进行构图。正因为这些特点,单反相机的快门性能存在上限,最高速度只能达到1/8000秒。通过取景器观察的影像,与肉眼所见基本相同。
微单相机采用纯电子构造,缺少反光镜组件、机械快门装置和五棱镜,其电子取景和屏幕取景均能真实反映拍摄画面。由于采用电子系统,因此连拍性能和快门响应超越了传统相机,视频录制表现也更胜一筹。
单反品牌数量少,但镜头群最丰富
目前,单反相机市场主要剩下佳能、尼康和宾得这三个品牌,由于宾得的产品数量不多,并且在中国市场并不普遍,所以实际上在国内选购单反相机时,大家基本上只考虑佳能和尼康这两个品牌。
品牌种类不多,但单反相机型号众多,比如市面上售卖的佳能单反就有二十多种,尼康的型号也差不多。从初学者的佳能200D II、尼康D3500开始,过渡到进阶的佳能800D、尼康D5600,接着是高端的佳能90D、尼康D500,然后是专业级的佳能5D4、尼康D850,最后是旗舰级的佳能1D X II和尼康D5,各种型号一应俱全。
价格区间广泛,涵盖了从三千元到五万元不等的需求。
单反相机具备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配备的镜头种类非常多。不少镜头款式自胶片摄影时期就已存在,并且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不断演进,微单相机虽然发展迅速,但其在镜头的多样性、规格以及总量方面,目前仍然难以超越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的镜片种类并不局限于佳能、尼康、宾得等官方厂商提供的产品,像腾龙、适马等第三方厂商同样拥有大量配套镜片,此外,众多国产光学企业也提供了价格实惠或新颖尝试的镜片选择。
这就是单反相机目前的现状了
微单品牌数量丰富,分类广泛
微单相机品牌众多,包括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奥林巴斯、徕卡、适马等众多选择。价格跨度极大,远超传统单反,从两千元到六万元都能找到对应机型。
微单相机可以分成好几种,通常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像素很高的,速度很快的,画质很好的,还有专门拍视频的。
诸如采用高解析度镜头的设备,APS-C规格下有佳能M6 II,全画幅范畴内有索尼A7R IV、尼康Z7、松下S1R,中画幅领域则有三款富士GFX 50R、GFX 50S以及GFX 100,它们都具备出色的影像能力。追求高速性能的设备目前以索尼A9 II最为突出。至于追求卓越成像质量的设备,市面上存在大量2400万像素级别的全画幅微单相机。视频设备主要是松下S1H、松下GH5S、索尼A7S II这几种型号。
购买:笔者认为选微单更值
目前的单反相机,已经进入停滞阶段,进步缓慢,迭代周期拉长。而微单相机,则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进步迅速,技术革新频繁,新产品的问世速度,堪比单反相机早期市场。相关的镜头市场,也呈现出同样的态势。
微电子技术持续进步,微单曾经被批评的缺点现已不再是缺点,部分特点甚至转化为优点。例如对焦系统大幅改善,电池使用时间显著延长,操作感受明显提升。
调整焦点,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反复尝试却难以成功,如今的微型单反相机,速度迅猛,稳定可靠,精准无误,能够准确捕捉目标。
电池续航能力,仍然比不上单反相机那种动辄能拍摄一千张以上的表现,不过微单机型具备USB充电功能,搭配一块20000毫安的电池,可以满足你连续使用两天的需求。
控制方式,包括各类触控操作,实际上比按键和转盘的交互感受更佳。另外构图方面也是,作者本人已经完全习惯了数码微单的液晶屏取景,反而对单反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感到生疏了。
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使用方式的改变,一旦适应了调整,便不再觉得无反相机操作存在什么不便之处。
但有个情况,就是微单相机的镜头选择,当前除索尼接口外,其他品牌的镜头种类还不太齐全,所以买了相机后,部分特殊镜头或许难以找到,不过现在各厂商都有完善的镜头拓展计划,所以接下来一两年内,镜头的供应量会迅速增加。
当前,众多企业集中资源开发小型数码相机,唯有像佳能、尼康这样的公司还在继续生产传统相机,毕竟这类产品依然能带来不错的收益。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时期里,市场上推出的新型相机绝大多数都是小型数码相机,每年更新的传统相机数量屈指可数。这样一来,消费者基本上只能选择购买小型数码相机。
(732810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