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M最近的一次动态引起广泛讨论,是在2017年它于上海国金中心开设了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门店。紧接着,昨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Lady M不再在中国市场营业”的猜测,又将这个知名的甜品连锁企业再次推到了公众关注的中心。
该通知表明,上海牧薪餐饮企业是Lady M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特许经营者,依据品牌方的指示,需暂停Lady M在中国大陆所有当前店铺的运营。Lady M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实体店铺计划于2022年9月10日停止服务,同时LADY M的预付卡也将在同日停止兑换。
Lady M 是一个美国纽约的高端烘焙品牌,在2001年成立,以制作千层蛋糕最为出名,而且它家的所有蛋糕都是手工制作的。
那款蛋糕价格高达六七十元,因此Lady M获得了“糕点界的香奈儿”的称号。
二零一七年九月,Lady M 于上海国金中心开设了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门店,一度造成顾客盈门,场面火爆异常,由于人流过于密集,该店还曾临时被勒令暂停服务。为了得到一个多层蛋糕,许多人甘愿排上六个小时的长队,由于这种蛋糕非常紧俏,即便价格上调100到200元,依然吸引众多顾客购买,原先售价五百多元的普通款原味千层蛋糕,最终被黄牛炒到两千元左右的离谱价格。
网红品牌通常都有生命周期,最终都会面临热度减退的问题,Lady M也不例外,曾经人潮汹涌的场面很快消失了。自去年起,Lady M就陆续关闭并改造了不少分店,这反映出它吸引力正在减弱。最近宣布停止在中国内地经营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感到惋惜。
然而,据36氪掌握的信息,Lady M并非像外界猜测的那样要撤离中国内地市场。在上述声明公布之前不久,36氪对Lady M品牌的中国区负责人进行了深度对话,根据对方当时的表述,Lady M会在中国内地全面推行直营经营方式,"会将这一区域真正视作品牌核心市场,而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
此外,Lady M品牌方透露,Lady M自 2017 年 4 月登陆中国内地市场后,原先负责中国内地业务的被授权方——顺利园(上海)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牧薪母公司),依照集团授权协议,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这五个地区开设并管理了超过 20 家门店。该五年期的许可合同已于 2022 年 4 月 9 日到期。
发布前,36氪向Lady M品牌方核实了“停业”传闻,对方表示:Lady M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国内市场依旧关键,未来将不断拓展。三月时,Lady M中国负责人已通知36氪不续约。
当经营权重回手中,Lady M又将如何布局中国内地市场呢?
Lady M千层蛋糕
以下为36氪专访Lady M高管节选(略有删减):
谈直营:做品牌是第一性原理
36氪:今年为何将全面采用直营模式经营中国内地地区?
Lady M以基础理论为依据,致力于品牌管理,品牌的意义并非仅限于获取收益,Lady M集团期望不断为倾心于本品牌的顾客,奉献出最优的产品和最完善的支持,通过自营模式,能够直接触达顾客,从而更有效地达成这一愿景。
Lady M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策划了众多品牌推广项目,例如与Netflix进行独家合作推出的月饼产品,还曾与蒂芙尼等跨国企业联手打造专属蛋糕,甚至其经营模式被选为哈佛商学院的教学范例。我们期待Lady M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卓越的产品感受和周到的服务,这正是我们坚持直营模式的核心目标。
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确实需要品牌的长期培育,众多全球知名品牌每年都会邀请众多演艺人员参与品牌推广活动,Lady M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同样需要进行相关宣传,但是代理商经营模式,确实会对品牌自身的运作产生一定制约,所有采用代理商模式的企业都会面临相似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决定在发展方向上进行了重大调整的原因。
36氪:为什么一开始没有采用直营的方式?
Lady M:就外部条件而言,多数西方品牌初到国外时,心里都存有疑虑,因此它们在起步阶段会借助中介机构,例如星巴克在中国刚开拓时,便选择了这种伙伴模式。
Lady M最初于2014年在新加坡涉足亚洲市场,当时其自身条件尚不完善,各方面人才储备也显不足。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亚洲市场的根基日益扎实,对各类合作对象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从而能够进行更为审慎的选择。此外,随着我们对不同市场状况的理解不断加深,公司也相应地调整了整体战略布局。
36氪:直营会有什么新变化?
Lady M认为关键在于,应当视其为品牌进行培育,而非单纯售卖糕点,将中国内地视为重点战略板块,而非借助先前其他地区的声誉来影响中国。
具体来说,门店将进行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与店铺直接相关,目的是提升店铺的吸引力。目前店铺的整体氛围较为沉闷,缺乏足够的互动空间。从环境布置的多样性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期望能增强环境的丰富性。在不同的节日和时段,店铺的布置需要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36氪:直营门店都会重新选址开店吗?
Lady M:我们和当前房主方面维持着顺畅的交流,后续事务会依照充分敬重房主方面的立场来推进,各项安排都会以此为基础进行。
36氪:去年出现了一些关店情况?
Lady M:人们只注意到有两家店铺停业了,其实那个时间段北京又增设了两家新店。店铺停业确实有一些缘由,譬如之前提及的执照契约到了终止期。
谈规划:做好本地化和定制化
36氪:在外界看来Lady M似乎已经过气了?
Lady M:其实任何新出现的东西都会有一个所谓的“生命周期”,通俗来讲就是“没人关注了”。比起LadyM刚来中国时那种疯狂排队的情况,我们现在更在意的是它现在这个“稳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销售成绩。
以美国为例,Lady M 是2001年在该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21个年头,若论“不再流行”或许更早不再流行了,不过我们观察到美国去年的数据创下历史顶点,而且收益曲线十分平稳,我们能明确把握销售趋势,比如一年之中哪些月份是销售低谷,哪些时候是销售高峰,哪些节日是蛋糕消费的常见时机,乃至哪些星座的人更倾向于用蛋糕来庆祝生日。
顾客不会总在店铺外等候,不过当人们想到要为心仪的女士准备生日惊喜,为生日的母亲表达心意,为挚友庆贺人生关键节点时,会立刻想到Lady M,这便是我们的最大成就。
36氪:怎么打造Lady M品牌?
Lady M:首先,追求极致的消费感受,品尝一口就能明白,它确实与众不同,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其次,要获得强烈的身份归属感。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应该能找到与之相配的品牌价值。
Lady M品牌的影响力已经形成,然而这种影响力尚未转化为实际销售业绩。
36氪:有什么更具体的规划吗?
Lady M:要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将加强地域化,开展个性化工作。公司内部始终认为,理想的国际拓展策略在于充分落实各地区的本土化措施。华人区域里,Lady M过去发售过月饼,但库存极其有限,少到或许许多人都不清楚Lady M已经售卖三年月饼的事实了。实现真正本土化,我们将从产品构思、设计、风味挑选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促进。
国内诸多庆典场合需要糕点,例如新生儿满月、婚嫁仪式等,我们会制作个性化产品;此外,针对端午、中秋等节日也会进行地域化创新,明年属兔,兔子造型与糕点结合效果很好,届时将在全球策划具有显著效应的活动。
三十六氪:有人指出Lady M的口味并不特别出众,对此应该怎么看?
Lady M:众所周知,满足所有人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一种考验。因为每位顾客的偏好都各不相同,所以我们期待未来顾客可以直接感受到品牌所赋予的品质和感受。
中国内地市场,实际上并非单一市场,而是由众多细分市场构成,数量可达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究其原因,在于中华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导致食品连锁经营普及程度不高,其比率仅占百分之十七,与欧美地区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水平形成显著对比。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个区域进行细致开发,切实实现本土化运营,并打造产品差异化。
36氪:会尝试打造一些新的爆品吗?
Lady M:产品方面,首先A Classic is Always a Classic,事实上,所有世界顶尖的品牌,他们的品牌形象和他们的经典产品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千层蛋糕产品系列,其配方本身由法式、日式烘焙名家多年优化,为顾客带来最佳的口感和视觉效果,打造出完美的品鉴感受。我们会持续,而且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在产品创新层面,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将根据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进行优化,例如Z世代群体更注重健康因素,我们的产品中糖分含量是否偏高,奶油用量是否过多,这些方面都会进行改进,就连包装规格也会重新设计。
从品牌形象角度出发,我们不会为了制造爆款而设计一些极端的产品,这种刻意行为反而可能导致迷失本心。
36氪:Lady M壁垒体现在哪些地方?
Lady M的方式借助中央厨房确保产品品质,力求食品出厂时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方式具备可推广性,形成了一种竞争优势,这是其一。从产品种类角度分析,千层蛋糕的制作流程较为精细,标准比普通便捷食品更为严格,这是其二。然而,最终构成关键壁垒的,其实是该品牌的知名度,这才是Lady M的根本竞争力。
36氪:城市开拓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吗?
Lady M表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核心城市将继续开展业务,此外,在不同区域也会因地制宜地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举措,并且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本文首发于“未来消费”,欢迎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