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许多人习惯只看收益情况,却常常忘记一个重要的风险参数:最大回撤。今天,我们来谈谈理财产品的最大回撤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体现投资产品在特定时段内,价值从峰值降至谷值时,回报率所经历的落差程度。这是评估产品风险管理效能的核心参考,用以揭示购买该产品后可能遭遇的最不利状况。
一般而言,最大回撤的形成,涉及多种要素的作用,涵盖投资对象、操作方针以及市场状况等。
如何计算最大回撤?
概括而言,最大回撤的测算本质上就是选取任意一个峰值,然后找出它之后出现的最低点,并计算两者之间的最大下跌幅度。
最大回撤率=
举个例子
某产品在某时段净值走势如下图
①找到图中的局部高点:有A、C、E、G、I五个点。
识别出局部峰值之后,寻找它后面出现的最低位置,具体包括A到F,C到F,E到F,G到H,I到J这些情况,需要留意的是,A点的后面出现的最低位置是F而不是B,原因是F点的位置比B点更低,同样,C点的后面出现的最低位置也是F而不是D,因为F点的位置比D点更低。
计算局部高点到下一个最低点的最大下降幅度,对比来看,C到F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依据定义,最大回撤即为C到F的跌落范围。
如果资产价值从阶段顶点(C点)1.5元下滑至阶段谷底(F点)1.2元,那么这段期间最严重的价值缩减程度为:
(1.5-1.2)/1.5*100%=20%
为什么要关注最大回撤?
①帮助投资者衡量风险
通常情况下,最大回撤与产品风险成正比,可以依据最大回撤对投资者持有感受的影响,来判断其风险接受程度。最大回撤数值越高,对投资者风险接受能力的挑战就越强,一旦产品回撤幅度超出其心理预期,投资者或会感到担忧、不安等负面感受,进而可能改变其投资决策。
在挑选投资方案时,客户可以参考该方案以往的峰值亏损幅度,从而挑选出符合个人风险接受水平的方案。
②帮助投资者筛选产品
同期A与B两种商品的峰值亏损有所区别,参与者在权衡自身状况后可挑选相应资产。
A与B两种商品在最后获利水平上没有差别,然而在同一个阶段内,A商品的最大亏损程度远低于B商品,因此对投资者风险接受能力的挑战不大,持有感受更为舒适。
因此挑选产品时,若两个产品在某个阶段内的过往收益相差无几,那么应该优先选择波动幅度更低的产品。
敲黑板划重点
最大回撤会波及投资活动。它不仅会间接改变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使人们在资产价值下降时,因恐慌而仓促卖出资产,做出欠考虑的选择,还考验着投资者的恒心,容易因为频繁交易而加剧亏损,最终造成投资目的无法达成。
然而,所谓“最大回撤”并非评估持有风险的唯一尺度,这个指标仅反映理财产品的过往业绩,只能当作衡量产品风险的参考依据,却不能预示未来必然发生类似的极端状况,我们也不应单凭风险高低来评判产品优劣,必须同时考虑产品类别、投资取向、运作年限、盈利水平等众多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审慎评估。
免责声明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