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中国汽车做高端品牌为何难?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中国汽车做高端品牌为何难?背后原因引人深思摘要: “9”在中国人眼里有着特殊的意义,单数里最大,又没有十那么满,让人想起八九点钟的太阳。而中国的车市,似乎正处在这艳阳之中。今年「9」似乎成为了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图腾”...

中国人认为“9”具有特殊含义,它是奇数中最大的数字,不像十那样圆满,常常让人联想到傍晚时分快要落下的太阳,中国的汽车行业,仿佛正沐浴在这灿烂的阳光下。

今年「9」号仿佛成了国产车迈向高端的象征,腾势N9、极氪9X、领克900、深蓝S09、智己LS9这些带「9」的SUV接连问世,就连已经小有成就的问界M9也未能幸免。选用「9」字不仅代表着品牌对自身产品的高标准定位,更体现汽车行业者对产品卓越品质的憧憬。然而,要真正赢得高端市场,绝非仅凭一个名字就能达成目标。

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_问界_问界M9高端化之路

系列最新产品中,部分在初期表现抢眼,前段时期市场反响热烈,但之后销量增长停滞不前,随着新竞争者崭露头角,销售业绩难以为继,不少曾经领先的品牌在达到巅峰后逐渐式微。

审视国内汽车行业,迈向高端领域充满挑战。虽然民族品牌在动力电池、电动化以及智能网联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领先,部分车型性能明显优于同级合资车,但在豪华市场层面,进展依然缓慢。为了消除“国产车难以称得上高端”的刻板印象,相关企业正竭力通过持续创新和品质改进来提升自身形象。

然而,成见真的就像一座大山。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BBA仍是高端汽车的代名词。

先前,以BBA为代表的德系品牌在中国豪华车领域几乎独占鳌头,占据了将近九成的市场比例,从而形成了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BBA品牌大肆攫取市场红利,而国产汽车品牌却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很少,难以进入主流市场。

反复发出号召发起进攻,反复遭遇失败结局。自主品牌的顶级发展为何如此艰难?

人们或许会认为,缘于我们能力稍逊。奔驰的V12引擎、奥迪的Quattro驱动系统,均是燃油车阶段的技术标杆。这些精密的机械构造,构筑了高端品牌的护身符。

如今新能源领域,国产厂商在技艺上仿佛已经反超。电池层面,我们已掌握CTB、半固态技术,电机领域,纽北最快电动车已是中国企业间的较量,辅助驾驶方面,从端到端到VLA,我们的辅助驾驶已从起步阶段发展到广泛普及。不过,技艺上的领先并未促使高端市场的认知发生转变。

某些人声称,顶级品牌理应标价昂贵,民族品牌之所以未能显得高端,根本原因在于其定价偏低。

高合HiPhi X的定价高达80万元,然而其经营状况却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一现象对某种观点形成了有力挑战,产品价格虽然十分昂贵,但市场反应冷淡,一年内的销量屈指可数,几乎无人关注,它们的存在更像是一种摆设,仅仅在表面显得气派,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这些失败实例之中,潜藏着一个自主品牌迈向高端市场无法跨越的障碍——「出身」。

那些广为人知的经典奢侈品牌,不仅掌握着非凡的工艺,而且多数都拥有超过百年的悠久历史,宝马的广告语从飞机制造讲起,一直说到M Power,而奔驰则始终被称作“汽车的开山鼻祖”——这些叙事,早已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购买观念里。

而这,恰恰是自主品牌的短处。

过往多次印证,个体很难在他人设定的规矩中胜出,自主品牌又怎能仅凭出身故事对抗海外顶尖品牌呢?

倘若脱离了国际顶级品牌的界定框架,自主品牌的顶级化进程其本质遵循何种核心思路?我们能否自主设定所谓的顶级标准规范?

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_问界_问界M9高端化之路

也许答案仍需追溯9系列车型,其中关键就是问界M9,该车型仅用17个月便达成22.6万辆销量,且成交均价始终维持在50万以上。这一成绩在中国汽车行业堪称空前绝后。或许深入探究问界M9的崛起,我们就能洞察到新兴品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同时实现销量与价格的双重高端化突破。

在许多人看来,问界M9的成功离不开智能化

众多人在网上分享问界M9依靠辅助驾驶系统在乡村道路行驶如丝般顺滑,以及M9 AEB在高速上紧急制动躲避障碍物的事例,传统豪华品牌的支持者似乎察觉到,豪华车的潮流正在转变。

今年7月,驾龄二十余年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专程在8D山城重庆试驾了2025款问界M9的辅助驾驶功能,试驾时他十分高兴,对赛力斯董事长兼创始人张兴海激动地说,自己开了二十多年车,从未体验过这种驾驶方式,是初次感受,认为问界M9 2025款的辅助驾驶技术非常出色,几乎不亚于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问界M9的高端定位,智能座舱功不可没,它同样起着关键作用。2025款问界M9配备了HarmonyOS 4智能座舱,能够应对各种场景。无论是驾驶途中,还是休闲娱乐,抑或是处理工作,它都能提供便利。另外,华为车语系统2.0已经推出,HUAWEI XPIXEL智能交互车语大灯可以和ADS以及星闪结合,达成自动智能照明,还可以在路面形成动态光幕。

凭借智能化,问界M9和BBA拉开了划时代的差距。

技术创新是「根基」

当然,想改写游戏规则,单凭“智能化”是远远不够的。

汽车品牌在燃油时代,耗费了上百年光阴,针对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成功构筑了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

许多中国汽车业界人士对此表示无奈,那个时期的高端市场,仿佛是由西方工程师构建的通天塔——塔顶的传统奢侈品牌掌握着定义往昔的权威准则,并且惯于以发动机排量和百公里加速值来确立牢不可破的层级规范。

问界_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_问界M9高端化之路

但如今,中国品牌正在撼动这一切。

底盘被视为汽车的核心,也是自主品牌的短板。不过中国品牌通过创新开启了底盘硬件的新纪元。例如问界M9以及它配备的途灵智能平台,融合了多种感知技术、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等关键科技,能够达成“智能感知”与“智能控制”的效果。

从技术层面来看,智能底盘技术以创新的方法摆脱了传统汽车制造领域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源于一百多年来的造车实践。

在关乎新能源汽车核心的电池可靠性方面,国产汽车正设定全新规范,例如问界M9就完成了一项“150秒极限电池火烧测试”,结果显示其动力电池在700至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持续烘烤150秒,全程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

用户服务是「人心」

如果将智能化视作问界M9的利器,那么技术创新便是问界M9的宝剑。

但要在精英圈子中站稳脚跟,只有绝世神兵还不够,还得掌握关键的人脉关系。

对于问界M9而言,最大的「人心」就是用户。

问界M9高端化之路_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_问界

与当下汽车行业领袖大多存在的关注度担忧不同,张兴海比起沉迷于虚拟空间,更倾向于与消费者进行线下直接沟通,倾听他们的抱怨和意见,据了解,2025款问界M9便是在这种互动模式下产生的。

一位车主驾驶问界M9在青海高原的无人地带遭遇轮胎爆裂,陷入困境,在紧急关头借助车辆上的卫星紧急呼叫系统发出求救信号。问界救援部门随即调配五名技术专家,从德令哈启程,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艰苦跋涉,翻越了三处山岭,行驶了百公里长的未铺装道路,最终抵达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行动。

真诚的照料赢得了顾客的信赖。某位企业家购入问界M9后,又带动十余位亲友一同选购,并且当众向余承东展示了购买凭证的影像资料。

凭借卓越的本领,提供毫无保留的支持,问界M9赢得了客户首选地位,其用户净推荐值(NPS)位居首位。

问界M9高端化之路_问界_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

共创模式为「共赢」

高水平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技术进步,同样需要中国公司探索新的协作方式。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其他汽车制造商对华为合作尚在踌躇,张兴海的赛力斯却果断全面投入。

“不善言辞,少废话、不扯皮,坚决地干、加班加点干……”

这是余承东对张兴海的评价。

正是因为张兴海倾尽所有,所以余承东才全力以赴。这也让问界获得了华为这块敲开高端汽车市场的金字招牌。要知道,尽管华为不生产汽车,但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可谓无边无际。更何况华为在消费者心中的强大品牌影响力。

与华为建立合作关系,张兴海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邀请另一位业内领军人物——宁德时代共同参与。

赛力斯与其它汽车制造商仅限于采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不同,上个月,赛力斯将宁德时代的电池制造设施整体迁移至自身的超级工厂内,此举开创了宁德时代以“厂中厂”形式进行产能布局的新模式。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明确表示,该公司在赛力斯部署的这条生产线,代表着宁德时代最顶尖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制造水平。

问界M9的「高端」路启示

现在就连彭博社也发表评论指出,赛力斯已经超越了那些老牌的豪华汽车制造商,已经成为了高端汽车市场中的领先者之一。

处于前列的智能水平,与众不同的技术革新,直接对接客户的服务,以及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打造的中国式供应链一体化方案。

问界M9凭借自身的发展,为中国品牌开辟了通往“高端”市场的途径,这是一条不依赖“出身”概念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在「顶级」的领域里,问界M9取得的成就只是开端。紧接着,众多国产品牌纷纷登场,它们正借助问界M9开辟的上升路径,向更高层次的领域发起冲击。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