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烧了74亿后问界为何开始失宠了?

烧了74亿后问界为何开始失宠了?摘要: 在与华为的强强联手中,唯一受伤的,只有失宠的赛力斯。“如果这个时候宝马来跟我谈合资造车的事,我都不干,我会坚定不移地跟华为跨界合作。”2022年7月31日...

在与华为的强强联手中,唯一受伤的,只有失宠的赛力斯

倘若此刻宝马向我提议联合开办汽车制造企业,我断然拒绝,我会毫不动摇地与华为开展跨领域合作。

二零二二年七月三十一日,于小康股份更名为赛力斯(集团)的公开沟通活动中,该公司创始人兼最高负责人张兴海着重表明了与华为携手共进的坚定意志。

仅过去不到一年,曾经被华为力捧的问界便来到了失宠的边缘。

二零二二年八月一日,小康股份终止应用长达十五年的“小康”字样,决定采用“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新名称。

这不是赛力斯的第一次改名。

2007年,东风渝安制造的东风小康面包车非常火爆,曾一度和五菱宏光、长安之星一起被视为中国微型车领域的领军品牌。趁着东风小康的流行热潮,渝安集团随后把自己的公司名字调整成了“重庆小康汽车集团”。

利用关联品牌带来的关注度与市场反响,属于小康股份惯常采用的方法。近期促使该公司进行品牌更迭的,是其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电动汽车品牌AITO问界,以及旗下赛力斯品牌。

自2017年开始,小康股份的汽油车销售量持续减少,时任该公司董事长的张兴海在美国投资了3000万美元建立新能源品牌SF MOTORS,在三年期间,张兴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了超过60亿人民币,但成效不大。2020年7月推出的首款电动汽车赛力斯SF5全年销量为732辆,远低于蔚小理同期销量。

二零二一年四月,性能停滞的赛力斯SF5配备了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并集成了华为HiCar解决方案后再度发售,全年累计销量达成八千零八十六台。

赛力斯SF5实现了重大突破,令张兴海重拾信心。2021年12月,赛力斯携手华为,正式创立AITO问界品牌。

2022年,问界M5和问界M7两款车的年销量达到了7.5万辆,这极大地帮助了赛力斯,同时也打破了造车新势力首年交付量的最高纪录,使得赛力斯成为该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企业。

01

问界失速,积弊已久

问界的高速增长,随着2022年的结束戛然而止。

2023年伊始,春节假期提前到来,同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问界品牌销量因此急剧下滑,并且这种低迷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问界M5智驾版车型上市后,销售情况才出现轻微改善,然而即便如此,其表现仍然未能恢复到去年的状态,更是在同比数据上落后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

问界的失速,是此前积累的问题的集中爆发。

赛力斯急于推出示范项目,其首款车型SF5以小康现有某款产品为蓝本,对车载系统进行了改进,并融合了华为的先进科技,整体外观设计改动幅度有限。

问界M5为了加速生产,在SF5的框架上做了些改动,重点调整了前后的保险杠和车内的布局,车身整体变化并不显著。问界M5动工还不到两月,问界M7就匆忙立项,也是基于小康公司先前的一款车进行了改造。

最终而言,问界的两款车本质上都是将燃油车改造为电动车的产物,并且属于10万元价位段的东风小康“换装”车型,若将其售价提升至30万元,其产品竞争力便难以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

2022年,问界依靠华为的品牌效应和销售网络迅速提升销量。2023年3月,华为明确表示不会自行制造汽车,同时移除了所有HUAWEI问界的产品标识,这一举动促使消费者重新评估华为与问界之间的合作模式。经过深思熟虑,很多人开始质疑,这款被看作是华为技术搭载的车型,其售价是否合理,是否值得消费者投入30万元购买。

问界销售人员的反应也证实了品牌归属对问界销量的影响。

在上海市中心的某家问界门店里,亿欧汽车询问赛力斯相关情况时,店员立刻指出问界产品是在华为门店销售的,并且采用了华为的科技和商标,赛力斯只是负责生产制造。当亿欧汽车进一步询问问界是否基于小康车型改进而来时,该店员没有正面回应这个疑问。

在丢失品牌高地的同时,问界的产品力也受到了挑战。

2023年开头的价格竞争期间,特斯拉、小鹏等企业都实施了显著的降价措施,这对问界的销售情况形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紧接着,众多汽车制造商开始响应降价趋势,导致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今年推出的零跑C11和深蓝S7,都是提供增程式和纯电动驱动的SUV车型,它们在车身尺寸、设备配置以及动力性能指标方面,都与问界M5增程后驱标准型完全相同。

但价格差异确实损害了购买者的利益。零跑C11的基本价格是十四万九千八百元,深蓝S7的基础价格是十四万九千九百元,问界M5的基础价格则高达二十四万九千八百元,两者之间形成了十万元的定价距离,问界M5不实在的定价方式使得许多购买者改变了选择。

问界方面向亿欧汽车透露,增程版问界M5当前能享受最高3万多元的折扣,即便如此,其价格仍比零跑C11和深蓝S7超出五万多元。问界M5搭载的鸿蒙车机系统运行相当顺畅,不过单凭这一点难以解释五万多的价格差异,无法让购车者认可这个价位。

问界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经销渠道的混乱。

问界当前设有1109个销售网点,包含206个用户中心,以及903家体验中心。用户中心由赛力斯负责建设,承担销售、交付及售后等职责;体验中心则源自华为手机门店的改造,具体又分为华为直营店和加盟店,只承担销售功能。

杂乱的分销网络造成了若干弊端:首先是负责售后服务的网点稀少,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其次是体验点和服务点分属不同体系,导致销售环节与提供服务环节的目标不一致;再者,公司自营的团队与合作的商家之间常有摩擦,导致内部资源浪费严重。

亿欧汽车了解到,问界销售透露,经销商数量众多,当销量不高时,有些经销商会选择降价促销,甚至个别销售会把个人奖金返还给顾客,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内部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问界的品牌形象。

八月份初组建的AITO问界销服联合团队,旨在处理销售途径上的难题。

销量失速的同时,赛力斯的资金却在加速流失。

赛力斯自2019年同华为建立伙伴关系之后,因为研究开发开支与销售成本上升,导致公司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出现净利润亏损,具体数额为17.3亿元、18.2亿元和38.3亿元。

赛力斯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02

华为加速,开枝散叶

与问界的失速不同,华为在车圈的布局却在不断加速。

在汽车制造领域,华为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直接参与车辆生产,不过期待每辆汽车都能配备华为技术。

这首先源于华为自身的定位。在汽车领域,华为的定位是“集中ICT技术,协助车企制造优质汽车”,也就是以汽车配件供应者的身份,扮演好技术支持者的角色。

随后,自2019年遭遇美国实施制裁以来,华为自身的资金运营就陷入困境。2021年,华为的总收入与上一年度相比减少了28.6%。到了2022年,华为的税后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降低了69%,即便在2021年通过转让荣耀品牌实现了利润的显著增长,但2022年的净利润水平仍较其他年份出现了显著的下挫。华为当前正进行业务调整以应对困难时期,因此不会投入巨资自行研发汽车产业。

做车企的供应商是华为的最佳选择,为此,华为规划了三种模式:

华为对汽车制造商供应组件的方式,涉及提供电机、模块、激光雷达等规格统一的部件。

第二点涉及方案整合HI形态,华为对汽车制造商输出HI智能车全体系,涵盖芯片及系统,同时包含运算与网络构造。

第三种是华为自主选配车型方案,华为全程介入车辆构思、智能系统研发、市场推广以及最终零售环节,深度参与各个环节。

华为在这三种途径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过这三条路径起初进展不顺。在零部件供应途径上,华为的竞争力明显弱于经验丰富的国际Tier 1企业。至于HI途径和智选车途径,车企需要放弃部分自主权,这使它们一时难以认同。

在2023年举办的那个关于电动车的行业会议上,余承东表达了诸多烦恼,他透露说,由于本公司遭受了相关限制,欧美日等国的汽车制造商无法将华为当作核心的智能设备供应商来使用,所以我们不得不寻求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合作;像李想和李斌这样的新兴造车企业,也有自己的目标,不会考虑我们;而那些老牌汽车制造商,如果担心会丧失自身特色,同样不会选择我们。

赛力斯正准备把灵魂奉献给华为,因为这家公司即将告别肉体,毕竟销量急剧萎缩,让赛力斯连灵魂都顾不上了

华为不辜负赛力斯的期望。2022年,华为在品牌塑造、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推广方面给予赛力斯全面协助,问界接连打破首年销量纪录和十万辆最快投产纪录,赛力斯股价在半年间暴涨接近十倍。

问界的出色表现彰显了华为的实力,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一旦与华为合作就能迅速崛起,最终成为行业翘楚。

许多汽车制造商开始重新评估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毕竟如果无法跟上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最终的后果将是逐渐被淘汰出局,与其那样,不如现在将部分核心技术让给华为,至少能够确保自己继续参与市场竞争。

继问界车型问世,北汽、奇瑞、江淮等众多国有企业纷纷加速了与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的进程。得益于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助力,奇瑞计划推出一款纯电动轿车,名为智界S7。江淮汽车也将推出一款售价达到百万的MPV车型。北汽方面则准备推出一款C级纯电动轿车。

北汽、奇瑞、江淮这些汽车制造商,在话语权和技术方面,都比赛力斯更有优势,这一点从奇瑞和华为的子品牌智界Luxeed的命名上就能体现出来。

余承东计划借助一个共享的品牌标识来构建智选品牌体系,如果这些品牌的汽车各自销售并使用不同的品牌,华为负责营销、服务、零售的话,将会非常繁琐,耗费巨大成本,所以,他主张使用一个统一的元素和共同的品牌,例如以华为问界这种模式进行运作。

奇瑞并未选择参与问界品牌合作,这确实会在某些方面促使华为增加资源投入,不过奇瑞自身具备的强大实力,也能为华为智选车系列提供更具市场优势的产品。

在这场强强联手中,唯一受伤的,只有失宠的赛力斯。

03

结语

智界的问世,将全面割裂华为和问界的紧密联系,二者曾经的美好合作已经画上句号。

问界品牌,先前备受华为青睐,如今将丧失与华为独家合作的资格,另外,其他具备更强实力的华为系企业,也会持续在产品层面给问界制造竞争态势。

另有一面,新加入的汽车制造商将瓜分华为本就紧张的人手,从智界S7取代问界M9成为首个配备HarmonyOS 4的座驾就不难发现,赛力斯被华为特别关照的时期已经一去不返了。

因为害怕被抛弃,赛力斯也预备了其他方案。2023年3月30日,赛力斯旗下新品牌蓝电推出了首款车蓝电E5,基础价格是13.99万,装备了比亚迪的弗迪动力单元和华为的Hicar3.0智能座舱系统。

但是,自从不再使用华为的品牌,赛力斯的蓝电车型销售情况不佳,迄今为止总共销售了1804辆,远远无法挽救赛力斯,这也表明即将推出的问界M9才是赛力斯重新崛起的关键所在。

靠着华为一飞冲天的赛力斯,目前能依靠的只有华为了。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