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独立”传言终于尘埃落定。
8月7日,奇瑞与华为达成了智界品牌战略2.0的协议——协议内容涵盖智界品牌的独立运营,以及投入高达百亿的资金用于建设,并组建一支规模达5000人的研发团队。这一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华为在智界品牌上拥有了更大的控制权。
智界独立运作,华为这次能否救活智界?
8月8日,智界R7和智界S7两款新车正式开启小订,其预售价分别为R7的26.8万元起跳,S7则是25.8万元起跳。官方最新消息显示,这两款新车的预售订单在短短1小时内便突破了万台大关。
智界将独立运营,奇瑞首款豪华MPV停止开发
重振智界的决心,再次被奇瑞和华为提上重点。
首先进行智界运营模式的调整。双方达成共识,共同组建了“智界新能源公司”,以实现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一体化独立运营。在此过程中,华为将全面负责从产品定义、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管理。而奇瑞内部则将智界项目定位为“第一优先战略”,并承诺资源投入不受限制。同时,奇瑞暂停了星纪元MPV项目,并将相关团队转移至智界研发工作。依据协议内容,双方计划在智界地区注入资金总额超过一百亿元,并建立起一支由五千人组成的研发队伍。
近日,一位与奇瑞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向21记者透露,星纪元E08的研发工作已经暂停,部分星纪元E08项目组的成员已经调任至智界,此举显著增强了智界在MPV研发领域的实力。
智界将设立位于上海和深圳的两个设计中心,此外,智界新能源公司也应运而生,成为鸿蒙智行体系内首个独立运营的品牌企业。
此次深度联手,实则是对双方核心优势的再度融合:华为贡献其卓越的智能化核心技术,奇瑞则带来其丰富的整车制造经验,同时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息:智界之前遭遇的资源分散问题有望得到缓解,智界已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智界产品总监海蓝天在社交媒体上把这种合作模式形容为“纯血鸿蒙”。
实际上,华为对智界团队的管控力度正在逐步提升。余承东亲自挑选人才,将数十位曾成功打造爆款产品的专业人士(包括造型设计、供应链管理、质量品控等方面)引入智界团队,以加强其实力。海蓝天透露,智界已经全面采纳华为的管理体系,从设计、研发、测试、供应链、制造,到销售、交付、服务的一体化运营,各个环节均由华为主导并深度参与。
智界销量不及预期
实际上,自华为与奇瑞携手合作至今,双方关系时有波折,智界品牌亦遭遇了交付难题以及品牌运营上的争议,这些因素对智界的销售业绩产生了直接影响。为了扭转销售颓势,智界S7在去年短短一年内便推出了三次上市,并且采取了降价和增加配置等措施。然而,自首次上市起,智界S7的销量表现就因工厂搬迁及供应链问题而遭遇了交付延迟,此后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在2024年广州车展期间,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提及,智界S7的交付难题源于团队初期未能顺利调整步伐。与余承东及华为携手合作已超过一年,这不仅仅是一种痛苦,更是一场变革。这场对汽车行业从业者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不适,但同时也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
去年四月,奇瑞便将智界项目定为首要任务。在华为举办的春季发布会上,尹同跃宣布,智界项目成为奇瑞的战略重点,并已设立专门的独立品牌事业部,由研发及制造部门的主管共同领导。
这也直接引发了奇瑞内部项目资源的争夺战。“奇瑞的产能不足,内部常常会出现争斗。”尹同跃曾公开透露,“若要让股东同意增加资金,让余承东为项目投入更多,那么奇瑞的一些项目就得相应减少投入。”
今年,智界向独立发展的道路愈发明朗。5月份,公司成功举办了专网渠道招募大会,并开启了独立销售网络的建设工作。紧接着,7月份,智界正式发布了其车标,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奇瑞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界品牌的销量达到了4.5万辆。然而,7月份的销量数据尚未对外公布。相较于鸿蒙智行的其他四个领域,智界的销售业绩虽然紧随问界之后,但其销售额却仅仅是问界同期销售额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在下半年,鸿蒙智行将开启新的产品迭代周期,同时,智界品牌也推出了智界S7和R7两款车型的升级版。根据公开信息,这两款新车型将配备全新的车标以及华为ADS4辅助驾驶系统等先进配置。与旧款车型相比,新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硬件、外观设计以及车内乘坐体验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
此外,奇瑞与华为正努力通过更深层次的协作来突破限制,而这两款新车型也将成为检验这种协作是否能够促成销量飞跃的关键战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