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小米十七机型背部那只有趣的熊猫图案,只要用户表达喜爱,它就会相应地做出相应的手势回应。正是这种充满趣味的互动特性,促使王玉下定决心,用五千元购入新机,淘汰了已经使用了两个季度的苹果手机,转而采用了小米十七专业版。
而这个受欢迎的互动功能,源于小米的“妙享背屏”设计。
就连雷军这位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董事长和CEO,在公开活动中明确表示,“妙享背屏”的设计是小米数字系列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次革新,为了研发这款产品,公司倾注了全部资源,从而彻底改变了手机的使用模式。
小米十七系列凭借其突出的卖点,赢得了顾客的青睐,该机型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自九月二十七日正式发售以来,小米十七系列仅耗时五分钟便打破了二零二五年国产手机所有价位段的开售记录。在正式开售后的第五天,小米十七系列的总销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台。
另一份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在9月29日到10月5日这段时间里,正值国庆假期,第三方调研机构统计显示,小米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的销售比例达到了21.2%。这个成绩让小米成功占据了市场销量首位的位置。自小米17系列正式发售以来,这个品牌已经连续两个星期都保持着销量第一的记录,表现力超越了同期在9月份推出新款手机的苹果公司。
小米超越苹果,并非偶然的市场现象,而是国产手机整体向高端市场发起挑战的一个象征性征兆。
国产手机品牌长期以来将苹果视为高端市场的参照对象。十月份,vivo X300、OPPO Find X9、荣耀Magic8等旗舰新品相继问世,原本就竞争异常激烈的上游手机领域,正经历一场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九月份二十五日,在“2025 雷军年度演讲”的现场活动上,小米公司正式推出了小米十七系列的新款手机,同时公开表示这一系列的产品在各方面都要与苹果公司的iPhone 17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和对比。
雷军当场再次阐述了命名的缘由,借助“17”这个代号,表明小米决心迈向苹果的高端市场。
但名称方面的参照只是初步,核心优势来自商品能力的革新。在手机行业普遍讨论的关键配置上,小米十七系列着重改进了苹果的不足之处,诸如充电速度、远摄镜头、显示屏以及电池使用时间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顶尖水准,而这些正是苹果产品持续未能做到完美的环节。
尤为重要的是,小米17系列增设了“妙享背屏”这一独特构造,该设计成为产品广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为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的手机行业带来了难得的活力。
市场方面的信息也表明了参照作用的结果。一位销售小米手机的人员向Tech星球讲明,其接待的顾客里,有很多是从苹果产品转向使用小米的客户,"妙享背屏这一特色,引起了很多购买者的兴趣。"
小米17系列的设计是吸引力之一,而价格则是另一关键因素。
小米17 Pro 16GB+1TB版本售价为5999元,相比之下苹果同内存规格的产品价格要高出一倍不止。一位小米专卖店的工作人员透露,在店内购买小米17最新款手机,可以享受特别折扣和附赠礼品,有时还会追加补贴,其价格远低于苹果同类产品。
此次,针对苹果长久建立起来的系统壁垒,小米十七系列提出了相应的突破策略。
小米十七系列设备搭载了澎湃操作系统版本三,能够适配苹果公司的应用环境,可以传输文档资料,也能在不同设备间进行联合操作。这种与其他系统相容的优势,使得从苹果产品转换到小米产品变得简单,并且这种体验受到了之前使用苹果产品的用户的欢迎。
一位长期使用苹果手机的人士向Tech星球表示,过去一直未更换安卓设备,主要担心更换手机会影响资料传送,并且常用的应用程序也需要重新学习使用。如今小米能够适配苹果系统,而且售价又比苹果产品便宜。
实际上,小米以苹果为参照物并非特例,而是众多国产手机企业竞逐高端市场的普遍做法。
小米以外,vivo、OPPO还有荣耀,在几乎所有推出新产品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拿自己的东西和iPhone做比较,在性能、售价以及使用感受等各个层面,着重展示各自的独特之处。
十月中旬十五日,正值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来到中国,荣耀品牌随即发布了旗下Magic8系列最新款智能手机,荣耀企业负责人李健在相关活动场合明确表示,同行们还在参照苹果手机进行产品开发,而荣耀早已着手构建属于自己的标志性产品,一个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创新之作。
国产手机企业最初直接将小米作为参照物苹果,后来荣耀又提出“制造AiPhone”,表明它们对苹果的模仿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跟随,反而显示出想要引领高端市场的雄心壮志。随着vivo X300系列和OPPO Find X9系列等产品的相继问世,国内手机品牌必将对苹果发起全方位的挑战。
选择以苹果为对标目标的策略,让国产手机切实尝到了甜头。
早在2018年,小米就发布了小米8系列,该机型借鉴了iPhone X的正面和背面设计,并且预装了图案相近的壁纸,引发广泛讨论,部分人甚至戏称其为“山寨版iPhone X”。
但市场销售情况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依照小米公司披露的信息,小米8面市后仅19天,销售量就超越了百万台;发布半年之际,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六百万台,是那个时期备受瞩目的产品。
此次小米17系列的产品定位更为明确,针对苹果手机进行全方位匹配,同时发布了基础版、Pro版、Pro Max版三种型号,不再局限于早期单纯的外观借鉴,而是通过小米17 Pro系列配备的“妙享背屏”特色功能实现显著突破,最终连续两个星期取得销量领先,夺得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
不止小米,vivo也通过类似路径收获市场认可。
vivo X200s凭借独特的造型风格和与苹果产品体系的良好适配作为宣传重点,提出了“顶级苹果替代品”的宣传语。这种市场策略准确把握了消费者需求,使得vivo X200s成为整个X200系列中最受欢迎的机型。到2025年第33个星期,vivo X200系列总共销售了460万台设备,其中X200型号大约占到了27%,X200s型号大约占到了26%,两者合计售出119万台。
一位手机行业内部人士指出,跟过去单纯模仿苹果的外观不同,如今中国品牌对苹果的参照已经转变为精确打击,这种策略更为高明。
他举例说明,小米17注重与苹果系统的适配,vivo和荣耀则强调多设备协同工作,目标直指苹果的薄弱环节。过去苹果的充电速度和长焦功能一直不够完善,加上系统封闭限制了用户更换手机的意愿,这些正是国内品牌可以着力改进的地方。
然而,依据他的观点,中国手机品牌想要切实超越苹果,就必须突破苹果在高端领域建立的关键障碍。
苹果是高端市场的顶尖品牌,其市场地位非常稳固,销售业绩十分突出,2025年第三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不仅重新夺回了亚军位置,而且增长速度在领先品牌中是最快的,利润控制能力更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拿走了全球手机市场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利润份额。
当前形势更加引人注目,苹果公司已经不再采取守势:近两年多次运用降价策略压缩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而iPhone 17系列则更为积极地进行改进,整个系列均配备120Hz高刷新率,在售价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256GB存储容量,并将前置摄像头的像素提升至1800万,以此直接应对了先前国产厂商所提出的批评意见。
即便国内企业于充电速度、照片拍摄等个别领域取得进展,但倘若仅限于“弥补苹果的不足”这种做法,缺少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持续感受的可靠性,最终或许还是会处于不利的位置。
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效仿苹果,更加注重高端市场的发展,他们真正看中的是这一细分领域的特殊魅力。
过去两三年间,全球手机市场普遍经历低迷,但高端产品线却逆势上扬,持续实现显著增长,为各大厂商创造了重要利润来源。
Counterpoint的研究资料表明,2025年上半年度,全球顶级手机市场(以销售量统计)较去年同期提升了8个百分点,这一成绩刷新了该时间段内的历史峰值记录。从全局角度分析,高端市场在全球手机总销售额中占据了超过六成的比例,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明显超过其他各个市场领域。
正因为这个原因,国产厂商对上端市场的开拓持续进行着升级。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核心品牌,一直依靠技术革新和商品改进来稳固顶尖市场的地位,同时,一些新的竞争者也纷纷投身于这场角逐之中。
红米发布了REDMI K90系列,把售价提升到四千元以上,突破了他们以前的价格区间,直接向高端市场发起挑战;而“真我Realme”则与理光建立了影像合作关系,借助专业摄影联名来提升产品体验,以此打开中高端用户群体的市场,让这场高端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丰富和激烈。
这些行为促使行业领先者的较量慢慢转为激烈交锋,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正逐步缩小。
Omdia最新调研表明,2025年第三季度,vivo销量达到1180万台,再次夺得市场冠军,华为以1050万台紧随其后,苹果以1010万台位列前三甲;小米和OPPO的出货量分别为1000万台、990万台,与前三名的差距还不到百万台。
这微不足道的比例差异表明,头部集团的位置,极有可能因为某款旗舰产品的成绩而变动。
那些业内人士也谈到,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高端市场是决定品牌能否实现重大突破的核心领域。依靠技术革新、服务改进和特色创新,不仅有助于品牌吸引高价值客户、增加利润来源,更能成为打破现有排名僵持局面、达成市场份额大幅增长的关键所在。
当前已至年底,伴随众多国产旗舰新品相继亮相,针对高端领域的竞争态势必将持续加剧。
(备注:文中皆为化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