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新能源汽车,正以更稳健步伐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新能源汽车,正以更稳健步伐迈向世界舞台中央摘要: 北京市民付先生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在换车时选择了新能源车。无独有偶,从北京返乡的小曹留意到,在他的家乡,安徽省西南边的一个县级市,随处可见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在街头穿梭。...

付先生这位北京市民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在换车的时候选择了新能源车。而小曹,他从北京返乡,留意到在他家乡,那个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的县级市,街头有随处可见的绿色牌照新能源汽车在穿梭。

新能源汽车那一抹亮丽的“绿”发挥了作用,它从一线城市延伸到了县城乡村,从而改变了众多人的生活。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发力,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种体现,同时它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自主品牌广受消费者青睐

近日,记者前去看望一间坐落于北京的汽车4S店,记者留意到,消费者对于看车有着较高的热情,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展现出浓烈的兴趣,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以内,有四五拨消费者过来询问价格及其功能以及续航里程等方面的问题。

数据由中国汽车工业 协会显示,在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完成3016.1万辆,我国汽车销量完成3009.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完成958.7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949.5万辆,同比产量增长35.8%,同比销量增长37.9%,且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

这是在2021年,产销同比增长大概1.6倍之后 ,又在2022年,产销同比增长超过90%的情况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交出的又一份出色成绩单 。到此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维持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车不但为全年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越3000万辆起到积极作用 ,还成为汽车出口新的增长要点 。

还有另外一组数据,同样能够表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那种被称作“中国速度” 的情况:时间是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到了突破500万辆的程度,然后到 2022年2月,产量又实现了突破1000万辆,然而进步到迈上2000万辆这个新的台阶时,仅仅只用了1年零5个月。 ,

行业内部的专家持有这样的观点,这一情况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已经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的前提条件下,当下正朝着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不断迈进 。

能够让人感到欣喜的事情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记者随机去询问了几位消费者,他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和观点,那就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更加具备性价比。在同等价位的汽车当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有的在技术、配置等方面展现出了更为突出的优势,有的又在智能化技术、辅助驾驶方面拥有了更强大的竞争力。这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消费者小何向记者讲述了这些情况 句号保持原句的句号。

向高端进行发力的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1月27日,于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16款新能源汽车,来自10个品牌,开上了滨江平台,它们是经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价格协会评价得出的JL Power榜单代表车型,在这份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新豪华度榜单上,自主品牌的占比达到了七成。

可以确定,新能源汽车正在对“中国制造”进行重新定义,中国价格协会会长吕明良讲道,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将重点放在高端品牌建设上,改变过去那种低价竞争的格局,推动汽车大国朝着汽车强国转变。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2008年,中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首次推出,10余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

这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由政策给予高强度支持,经对过往情况统计发现,在最近这些年期间,各个不同部门依次分别推出了70多项支持措施,各地方再凭借自身实际状况去制定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在税收方面,持续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该体系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组织“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服务管理等。

秉持科技创新,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于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方面,以及生产水平领域,持续达成创新突破,处于世界前列位置 。

在动力电池领域之中,宁德时代进行了麒麟电池的量产工作,此电池拥有“千里续航”能力。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全球首个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该电池能够达成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效果。另外,由上汽投资的清陶科技在全球率先完成了半固态电池的研发量产工作。到了2024年,清陶科技研发的第一款搭载半固态电芯、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智己品牌纯电轿车将会上市进行发售 。

智能化方面,华为ADS2.0智驾系统实现了城区智能辅助驾驶,且不依赖高精地图;小鹏XNGP智驾系统同样如此。小米汽车取得突出成果,它自研了全球首个可量产的“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该模型让新能源汽车能够完成实时之观察,还可实现动态调整进而实现泊入机械库位等超高难度功能。

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之时,科技部副部长是陈家昌,其表示,我国坚定持久地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围绕创新链去布局产业链,依靠产业链去强健创新链,技术研发水平持续提升,产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为新能源汽车迈向全面市场化态势给出了重要推动力 。

在系列政策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在市场牵引下,其产业链更是日益完备 。

拿广州市番禺区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来说,以整车厂作为核心,此园区已构建起最快3小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供应生态圈,能达成10公里内电池、电底盘、车身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100公里范围内80%以上实现配套供应。

除珠三角外,当下我国正形成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群,其中包括长三角、京津冀、西南、中部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称,我国已建立起结构体完整、具备有机协同性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该项产业产销量逐年攀升,达成了新能源汽车与相关行业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状况 。

电动化智能化带来新挑战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2000万辆,中国将贡献全球销量的60%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家发展和全球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融合多种变革技术,这些技术涵盖绿色能源、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方面,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新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载体。”张永伟如此表述,他还预计在2024年的时候,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规模将会接近3000万辆,并且其中纯电动的占比大约为80% 。

前行路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仍要继续“爬坡过坎”。

全国政协委员表示,欧阳明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需留意数字化转型问题,还需留意绿色化转型问题,他作出分析,数字化转型不仅在自动驾驶方面有体现,还在整个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方面有包含,绿色化在电池的回收方面有体现,在控制电池生产制造的排放等方面也有体现,“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作全方位的部署,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剖析,回溯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在前十年期间,中国依旧走着跟随的路线,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首要机遇以及挑战在于,产品究竟可不可以被全球消费者所接纳,能不能达成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

米磊说,我们面临着第二大机遇以及挑战,那便是新能源汽车朝着智能汽车的过渡,在这个过渡的进程当中,怎样去定义智能汽车是具备重要性的。

米磊进行分析,从具体技术方面来讲,混动控制技术是关键点,固态电池是关键点,电机的升级是关键点,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座舱是关键点,能够创造真实需求的车机交互也是关键点,这些都是新能源行业需要重点关注和突破的 。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透露,业界正在为此努力,5年内,奇瑞将投资超10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活动,支持交叉学科以及跨界技术研究工作,实现包含平台架构、高效混动发动机、氢能、电驱、电池、智能交互、无人驾驶、智云平台等在内的19大核心技术的升级。

与此同时,华为、阿里等属于信息技术行业的龙头企业,与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展开合作,把5G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和汽车制造进行深度融合,这样一种将数字技术当作创新驱动力来对待的实践,必然会带来具有深远影响的产业变革。

在全球电动化转型的浪潮里,在全球智能化变革的潮流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会,迈着更快步伐,迈着更稳健脚步,朝着世界舞台中央前行,朝着世界舞台中央迈进。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