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详解上市后十大疑问!我们不是中国特斯拉?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详解上市后十大疑问!我们不是中国特斯拉?摘要: 9月12日,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NIO)在美国上市敲钟。蔚来创始人李斌接受了包括澎湃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就外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有这么一个情况,靴子落地了,在9月12日这一天,有一家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它在美国上市并且敲钟了,于是它成为了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公司 。

蔚来汽车宣告,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6.26美元的定价,在纽交所开展首次公开发行,此次公开发行数量为1.6亿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其证券代码为NIO,此次募资总金额约计10亿美元。

在交易日的当日时间段内,蔚来的股票价格历程了激烈的上下起伏波动,在盘中的某一时刻其下跌幅度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十三,结果最终收盘时止住落在了六美元每股六十二美分的价位,相较于股票的发行价格上涨了五点四三个百分点,整体总的市场价值为六十七点七二亿美元 。

蔚来汽车的创始人同时又担任CEO的李斌,持有蔚来汽车大概1.49亿股股份,这一持股数量大约占到了总股本的17.2%。依据当日所呈现的收盘价6.6美元来做计算,在蔚来上市以后李斌的身家出现增值,增值幅度超过了9.8亿美元,而9.8亿美元大约等同于67亿元人民币 。

蔚来_蔚来汽车股价分析_蔚来汽车美国上市

12位蔚来车主作为代表上台敲钟。

在仪式现场,邀请12位车主敲钟的是李斌,然而李斌以及蔚来汽车的一众高管并没有上台。其中这12位车子主人阵容称得上豪华,涵盖淡马锡中国区联席总裁吴亦兵。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亦是其中之一。贝塔斯曼中国总部CEO龙宇亦在此列。ABB全球高级副总裁Per-Vergard Nerseth也被包含在内。博世北美主机销售副总裁Christer Jansson同样处于这12人当中。这12人以内既有蔚来的投资人。又有供应商伙伴。还有蔚来员工。甚至有普通的车主。

蔚来在2014年成立,仅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就在美国成功上市,马化腾、刘强东、雷军、俞敏洪等众多明星企业家均是蔚来早期投资人,因大佬背书这家新造车企业在初期融资市场颇为顺利,过去三年多时间蔚来累计融资高达24亿美元,同时净亏损额也已超过109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

另一方面,蔚来首款量产车是纯电动SUV蔚来ES8,其在今年上半年才刚进入量产交付阶段,然而当前产能仍处在艰难爬坡时期,外界针对这家公司的生产交付状况,以及其未来的盈利能力,还存有较大疑问。

可见,蔚来急需资本市场来止住资金流失,上市对蔚来而言是一个全新开端,然而未来还有更多问题等待解决,在9月12日上市仪式举行之后,李斌接受了含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内的媒体的访谈,针对外界所关心的问题逐一作出了解答。

问题一:发行价是否过低?

蔚来此前招股书显示的指导价格区间是6.25 - 8.25美元/股,实际发行价仅仅高出定价下限1美分,按此定价计算蔚来市值为64亿美元,此前机构给出的估值处于80亿 - 85亿美元之间。

蔚来汽车股价分析_蔚来_蔚来汽车美国上市

交易前纽交所显示股价的屏幕

李斌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做出选择较低端定价这一决定,是综合目前市场情况以及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的考虑,然而从投资者订单角度讲,我们有超过几倍的覆盖,在机构投资人这一块,对我们公司的成绩、价值还是非常认可的。

“我们本能够做出一番更具积极性的定价。”李斌讲道,“然而,我们的确是将市场的整体形势纳入考虑范畴里了,尤其是由港股、A股以及美国中概股共同构成的全面表现情况,我们仍旧是期望给予全新的投资者充分的友善与敬重,不管怎样而言,我们依旧是盼望着对于所有全力支持蔚来的人能够具备良好的价格回馈。”

问题二:10亿美元够花吗?

蔚来在上市之前,完成了24亿美元的融资,其账上剩余资金为6亿美元,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累计融资达24亿美元,同时,净亏损额超过了109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

这一回,蔚来上市募集资金的额度,大概在10亿美元上下,依照这三年多以来花钱的速率看来,10亿美元好像没办法维持很长时间。

对于此,李斌表达称,今后除去股权融资之外,还会强化别的融资方式,“我们以往那般规模小的时候都能够融到那么多的资金,如今身为一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能力必定会更为强大,我们也得到了非常多长期投资人的支撑。”

问题三:为什么要捐股成立用户信托基金?怎么运营?

蔚来披露招股书时,李斌于公开信中宣布,会拿出个人持有的股份的三分之一,此部分约5000万股,用于成立用户信托基金,以使所有蔚来用户讨论怎样使用这部分股票的经济收益。

李斌透露,做出这一决定,有着这样的初衷,那就是希望让用户,不只是有参与感,而且更能够以某种形式,对公司有拥有感,不过具体的计划,还在研究之中。

李斌表示,这个基金的设立,还需要完成一些法律手续,预计在未来6至7个月时间里完成所有手续 ,这是一个长期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这个制度的意义 ,但不管怎样要先迈出这一步 。

问题四:交付困难怎么应对?

眼下,汽车交付这个问题,是市场对于蔚来最为关切在意的。招股书当中的数据表明显示,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这个时间节点,ES8总共生产了2399台,交付的数量为1602台。当下,还有14376台订单在手中,处于等待交付的状态,而且交付率仅仅只有10%。

今年6月,蔚来ES8产量是272台,交付量为100台,这是蔚来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的,7月,其产量为831台,交付了381台,8月,生产了1296台,交付了1121台,产能爬坡迅速,交付速度随之飞快增长 。

然而,蔚来招股书里的风险提示有提及,蔚来ES8所使用的1700个零部件源自160多家供应商,当中不少零部件仅有单一的供应商,一旦出现元件短缺状况,便会增大潜在的交付失败风险。

事实上,对所有汽车企业而言,供应链都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交付能力的提升方面,李斌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坦言,蔚来是一家初创公司,初期在合作伙伴上没有诸多选择,新公司会面临更大压力,不过从长期来讲,希望能够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

问题五:蔚来距离盈利还有多远?

蔚来汽车股价分析_蔚来汽车美国上市_蔚来

蔚来第一款量产车ES8

啥时间以来,李斌在公开场合被问次数最多的问题应属蔚来怎么来赚钱这个事儿,他持续强调道,蔚来当下依旧是一家正置身于投入期的公司,针对这样的公司,是更应当去关注研发支出效率的,是更理应去关注用户服务体系建设的,是更需要去关注公司所进入市场位置方位的,李斌说,我们现在仍然是一个三岁龄孩童娃子,你就要求他去挣得工资薪酬,这是不合理不合情的 。

李斌称,于整车销售而言,未来会有合理毛利率,且当下毛利在规模化生产后还有继续提升空间,起码能升至与主流豪华品牌相当水准,在配套服务方面,蔚来长期目标是达成收支持平。

李斌称,会伤害用户体验的情况,像羊毛出在猪身上这样的事 ,我们不会去做,然而在汽车产品自身方面 ,我们必然是要有合理毛利的 ,不然公司无法发展 。

对于未来销量预期,李斌称当下不敢作如此预测,他说马斯克吃过这方面之亏,因马斯克老是把计划讲出来,常遭打脸,而蔚来也有过这般教训,往后要谨慎些,切莫自取其辱。

哪怕没给出确切的销量预估,然而在李斌眼中,若要达成他心中所期望的规模,一年十万辆的销售量以及20万辆的市场保有数量是颇为不错的规模效应 。

问题六:软银曾经反悔撤资?

去年传出上市消息之后,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进行了报道,称日本的软银集团正在与蔚来开展接触,计划于蔚来上市之后购入大概价值2亿美元的股票,随后又有报道表明,软银在蔚来上市前夕撤销了这一投资计划。

针对这只传言,李斌表示回应,称至少在IPO这件事上,软银从来未属于我们的范围,也并非软银投资的风格,至于有无别的接触是另一回事,但是依旧这句话样表明,我认为大家或许被不少不合情理且不切实际的新闻给误导了,

问题七:对股价的预期如何?

蔚来在交易首日,开盘一个半小时之后才出现交易,其开盘价格为6.00美元,盘中一度跌逾13%,午后股价才开始爬升,成交价格最高接近7美元,最终收于6.6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5.43%。

蔚来汽车美国上市_蔚来_蔚来汽车股价分析

蔚来股价在交易第一日的走势

对于股价,李斌好像并没有特别在意,他说公众公司股价起伏不定,自己更关注业务的发展情况。他还表示股价由诸多难以掌控的因素所决定,例如何时美联储加息或者不加息,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是否会施行降准,这些他并不知晓,并非由他们来决定,然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把业务做好,把公司经营好。当然,他们会与投资人做更多的沟通交流,不过确实不在意短期内股价的高低。

问题八:IPO后担心员工拿股票套现退出吗?

澎湃新闻的记者知晓,蔚来上市以后,全体员工都得到了原始股,这种情况是以期权渠道达成的,其锁定期设定为四年。

谈到上市之后,会不担心员工套现离开吗。李斌笑着说,我们的股价还没有太高,如果高得员工光靠股票收益就行了,不用干活了,真要是那样拿钱走人也没问题。可是我们现在股价好像没高到那种程度,还是得大家一起努力拼搏,所以我没那么担心。

李斌提出,蔚来会依照正常情况执行期权规划,那些身为蔚来真正核心的骨干所看重的是企业发展所具备的价值,股价不会对大家工作时的热情造成影响。

从高管持股情况来看,李斌对创业合伙人不小气,很多高管在蔚来上市后收获颇丰,招股书表明,蔚来联合创始人李想持有1500万股,份额是1.7%,蔚来北美CHO伍丝丽大概持有1179万股,占1.4%,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也得到了不到1%的股份。

问题九:八年经历两次敲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这是李斌人生中第三次经历上市敲钟,8年前同样是在纽交所,易车(股票代码:BITA)挂牌上市,融资1.27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李斌于2000年创办了易车公司,短短数年就把它发展成国内屈指可数,首屈一指的互联网汽车信息平台。

2010年11月17日,易车敲钟仪式结束,之后有合影,在合影里,李斌左侧站着当时的易车总裁邵京宁,他现为行圆汽车创始人,其右侧是现易车公司CEO、易鑫创始人兼CEO张序安。

易鑫这辆汽车交易平台,是借由易车公司在内部当中给加以培育出来的,于2017年之11月时间点在港股实现上市,在上市的当日时刻,李斌也到达了那个现场范围之内,在现场区域流出的一份合影里,李斌连着张序安始终在站位上保持站在一起的状态,他们两人的脸庞之上都额外增添进去了若干许沧桑之感 。

提及第二次经历敲钟这事的心情,李斌讲已经不存在刚有第一次时那般的激动了,“上市对于一间公司来讲,固然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然而仅仅是一个里程碑罢了,我们清楚前方的挑战还极其繁多。心情肯定还是略微有些不同的。”

李斌是连续创业的,他成功使两家公司登上资本市场,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剧变,在此情况下李斌表示除了白头发增多么之外,自己并无太大变化,不过从外部环境方面讲,易车上市时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公司颇具新鲜感,可如今会更务实看待中概股,市场情绪已然改变。

当前,于李斌的履历当中,他既是两家上市公司的创立者,还是诸多明星创业公司的投资者,当中最为知名的便是今年才以37美元的总金额售卖予美团的摩拜单车 。

李斌从2014年起,以易车作依托,密集投出4亿美元,投资32家与交通出行相关服务产品及创业公司,不乏摩拜、嘀嗒拼车、优信二手车、电动邦、ETCP停车等众多明星项目,基本囊括汽车媒体、汽车电商、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移动出行服务以及汽车周边服务等与车有关领域和行业,覆盖汽车生命全周期,所以外界给李斌“出行教父”头衔。

问题十:蔚来是下一个特斯拉吗?

2010年,特斯拉挂牌上市,作价为17美元,其股价一度冲高至379.57美元,市值一度超过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在外界看来,获得较高估值,或许正是蔚来此次美股上市的期望之一。

同样把高端纯电动车作为定位的蔚来,免不了常常被用来跟特斯拉作比较,甚至蔚来直到现在的发展轨迹,都和特斯拉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两家公司在成立之初,都先推出能展现技术实力的极限产品来“秀肌肉”,蔚来有电动超跑EP9,特斯拉有最早的跑车Roadster,第一款量产产品都面向高端消费人群,蔚来ES8和特斯拉Model 3,之后再推出更大众化产品,蔚来EP6和特斯拉Model 3,两家公司也都正处于不断烧钱且持续亏损的阶段。

蔚来常被称作“中国的特斯拉”,不过李斌不这么看,“毫无疑问蔚来与特斯拉是全然不一样的公司。”他语气坚定,“你瞧蔚来的理念、设计、有关体验的创新,极易发觉蔚来和特斯拉是截然不同的两家公司,甚至并非同一时代的公司。这些唯有时间能证明。”

不是简单的有着做一个“中国的特斯拉”这样期许的是我们自己,,不是这样的期许,我们是“世界的蔚来”,李斌说 。

澎湃新闻记者留意到,特斯拉的大股东Baillie Gifford是蔚来的投资机构之一。李斌称,能够获Baillie Gifford投资,表明诸多外国机构投资者在蔚来能看到宛如特斯拉的创新意志,看到商业模式里的创新力。

特斯拉股价在持续攀升,然而公司盈利业绩并不理想,特斯拉财报表明,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为40.02亿美元,净亏损达7.175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364亿美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提高。

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在上市8年之后,于上个月首次提出要对公司进行私有化,尽管他很快宣布放弃了这一想法。今年以来,特斯拉接连遇挫,Model 3产能受阻,亏损加大,现金流紧张,信用评级被下调,再加上马斯克本人一些出格的举动和言论也是雪上加霜,外界对它质疑声越来越大,特斯拉前景也不甚明朗。

特斯拉当下的状况,会演变成蔚来未来那般吗,这个问题,此刻尚无答案,于采访临近结束之际,李斌面带笑容地向记者们坦言,起码他成不了马斯克,“鉴于我既不抽烟,又不喝酒,还不发推特” 。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