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到十月期间,比亚迪三个月内产量提升接近二十万台,同时整车和零部件领域吸纳了近二十万新员工,所有生产基地均达到最高产能水平,生产及采购等相关运营部门人员付出了极为不易的辛勤工作,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何志奇最近在社交网站上对此表示。
今年八月起,比亚迪于国内多处制造基地相继启动超万人级别的人员招募行动,重点吸纳一线装配人员、技术岗位工人以及搬运设备操作员等职位。以郑州制造基地为例,该厂区在八月份率先实施了两次招聘计划,累计录用员工达到一万一千七百人,所设岗位包括生产线操作岗位和技术类职位。紧接着,深汕比亚迪汽车园区同时启动了招募万名基层员工的计划,比亚迪西安制造中心也同步开展了招募万名基层员工的行动。
比亚迪为何在多地启动万名员工招募行动?据该公司生产基地的招聘负责人透露,随着第五代DM车型成功推向市场,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最新统计显示,比亚迪十月份的销量已经超过五十万辆,目前国内共有九个生产基地,所有产能均已达到极限,难以满足庞大的订单需求。然而,现阶段扩大生产规模最主要的阻碍是劳动力资源,尤其是直接参与生产的一线工人最为短缺。所以,从八月起,各个地方陆续开展了扩充基层岗位的招募行动。具体到工作职责,执行层面的任务以基础部件组装为主,对个人学识背景的门槛并不严苛。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专业岗位的准入标准要高一些,通常需要具备一年的从业经历。关于薪酬待遇,普通岗位的月度总收入区间介于五千到八千元之间,而技术岗位的月度总收入范围则在五千到一万元之间。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人事负责人透露,该园区第一阶段能够创造超过一万八千个就业机会,第二阶段则能提供三万六千个就业岗位。现阶段,这个厂区已经吸纳了超过两万名工作人员,预计未来岗位需求会增长到五万以上。此外,据记者掌握的信息,比亚迪在郑州和西安的基地也在不断招募基层人员,目的是为了确保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
最新统计表明,比亚迪当前拥有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九十万名,是股票市场上职员人数最多的汽车公司。不过需要留意的是,比亚迪的业务范围包含汽车生产、手机零配件及组装、储能技术,并且还涉及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现有的九十万名工作人员并非全部集中在汽车制造方面,而是分散在上述多个行业领域的各个部门,既有基层生产人员,也有高级管理人员。在比亚迪的全部职工里,专门从事技术开发的几乎有十一万人,这说明比亚迪已经拥有全球最多的研发人员队伍。
依据国内多家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汽集团有员工约20.70万人,东风汽车有员工12.1万人,广汽集团有员工约9.68万人,长安汽车有员工近5万人。海外汽车行业,到2024年6月,大众集团全球职员总数达到65万,丰田集团全球职员总数超过38万,现代集团全球职员总数超过12万,特斯拉集团全球职员总数也约为12万,这些企业与比亚迪的在职人员规模差距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以汽油车为主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减少工资和裁减员工,而另一方面,像比亚迪这样的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由于订单数量增加,正逐步实施雇佣新员工的政策,并且重点招聘基层操作人员或技术工人。例如,小米汽车六月积极招募员工,提供最优月收入一万元,并伴有年终十三薪的福利政策,旨在达成2024年十二万辆新车的交付任务。赛力斯问界在重庆的制造基地,由于订单量激增、迫切需要提升生产规模,于十月开始大量征召基层作业人员,月工资标准设定在七千至八千元之间。小鹏汽车位于肇庆的工厂在十月也启动了招聘流程,计划招收将近一百名基础岗位员工以及叉车操作员等,薪资水平大约维持在五千元上下。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指导方案》表明,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短缺数量将高达103万。技术岗位的用人需求最为迫切,销售及售后服务岗位紧随其后,工程师岗位的招聘需求相对较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