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手机刚激活就满屏应用,软件硬装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手机刚激活就满屏应用,软件硬装背后究竟有何原因?摘要: 央广网北京2月21日消息(记者韩雪莹 杨煜)手机刚激活就看到满屏的预置应用,明明是新机,却显示内存已经占用了不少;从来没用过这些软件,但每天都能收到推送广告;一直想卸载...

央广网北京2月21日通讯(记者韩雪莹 杨煜)新手机到手便充斥着大量预设软件,表面全新却显示存储空间已严重不足;这些从未使用过的程序,却每日不断弹出广告信息;想要删除这些应用,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卸载路径……众多消费者指出,手机自带的软件不仅降低了设备运行效率,还大量占用网络资源与电力,甚至对个人隐私构成威胁。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部分品牌手机将音乐、视频、主题等应用归类为“必备功能”,用户不能将其删除。武先生指出,新手机一开机就充斥着预装软件,这些软件大多不如其他来源的应用实用。他原本以为购买的手机拥有充足的机身存储空间,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些预装应用却占用了大量内存资源。

武先生表示,手机上那些原装的程序,包含视频短片观看工具、文本阅读应用等,他不清楚这些程序是否会自行启动,不过,当他操作手机时,设备常常会反应迟缓,并且变得很烫。

王女士指出,消费者面对的主要困境,在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缺乏自主权,此外,软件数量庞大且作用有限。

王女士:那些音乐应用、短视频应用,我卸载不了,而且它们时常会弹出一些网址,但我不清楚点击进去会不会遭遇欺骗性程序。

有经验修理手机的师傅透露,新设备里装了不少默认应用,功能很接近,同类的影音程序或许有三五个,并且还装了些游戏软件,用户若想删除那些被广泛安装、常被启用的非官方程序,是可以自行操作的,但要是手机厂商自己做的应用,使用者可能就没有删除的选项,即便是专业的修理师傅也解决不了这类应用难以移除的困境。

维修师傅:这就是它机器上的东西,卸不了,那就没有办法了。

产经观察家、IT行业分析师丁少将说明,回顾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预装软件一直存在,起初主要是实用性质的应用,后来不断有娱乐、社交、游戏类软件被加入预装软件的范畴。长期以来,为新手机预装应用软件仿佛已经成为各大手机品牌厂商的惯例。

丁少将谈到,预置软件有几个渠道,首先,手机制造商自主研制的应用程序,常与设备捆绑提供;其次,与手机制造商有付费协议的独立软件公司制作的软件;再者,手机硬件出厂后,众多中介机构会介入,一些规模较小的应用程序开发者为扩大影响,会联络通信服务商、各级零售商等,通过他们把软件预装在设备中。”

丁少将说明,我国手机硬件产业链日渐完善,手机市场角逐日益白热化,预装软件构成手机商的营收途径之一,而专注自家软件、打造品牌专属的应用环境,也能达成锁定用户、争夺份额、推动产业链发展的目标,开辟出一片可观的成长地带。

丁少将表示,硬件产品销售所得其实正经历激烈的价格竞争,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购买力趋于稳定,硬件层面的盈利空间逐步压缩,软件和服务产生的收益则能有效填补手机制造商的营收缺口,担当起辅助增长的关键角色。不仅如此,软件服务领域同样能为渠道商创造利润,他们可以通过推广应用程序获取相应收益。移动通信设备成为数字网络关键通道之后,我们观察到手机制造商更有意愿去设计各种类型的应用软件,由于是自家出品,会被授予最全面的使用权,并且像核心系统程序那样不允许删除,而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甚至可能因为存在竞争而被排挤,这其实也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赵占领作为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的副主管,认为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因利益动机而遭受严重损害,所谓的“预置”行为,实际上已转化为强制形式,它不仅干扰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并且还隐藏着侵权隐患。

赵占领谈到,预置软件或会涉及其他违规行为,例如偷取用户个人资料、暗地扣款、供给虚假内容等。用户在安装此类软件时,必须确认用户协议、隐私条款等,清楚要采集个人资料的范围,并且获得用户许可。但是,软件会偷偷下载安装,这事先没征求过用户意见,因此,关键要看个人信息是在哪个步骤通知的,如果没走这些步骤,在软件还没被打开时就开始收集信息,这就肯定是违法的。

二零一六年,工信部颁布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针对移动智能终端中应用软件的预装与传播环节实施更严格的管控,界定了仅限于具备基础功能的软件才能被设置为禁止卸载,并规定了相关管理措施。然而,要为用户争取“移除权限”,这个过程相当困难,部分企业对“核心功能”这几个字做了手脚,另一些企业则用更隐秘的手段来推广附加软件。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一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简称为《通告》),该文件对“不可卸载”预置应用程序的定义和涵盖领域作出了更为清晰和具体的阐释,同时对预置应用程序的整个管理流程进行了加固,《通告》从今年一月一日开始正式实施。

赵占领指出:通知具体说明了基础功能软件的范围,涵盖了操作系统核心构成,确保智能设备硬件运作的应用,以及基础通讯功能,诸如语音通话、信息收发、联系人管理、网页浏览等,还明确了应用软件的获取途径。凡不属于这四类软件,都必须设有卸载选项,并且要提供安全且方便的用户卸载途径。

监管措施持续收紧,实际效果尚需检验,丁少将指出,相关机构必须强化监管执行,提升规范对预装软件的管控效能,从而落实“手机使用自主权”。

丁少将表示,任何企业,面对丰厚的经济收益,单纯依靠自我约束,去维护良好的客户体验和完整的用户保障,这种做法并不可行,因此自我约束和外部管理相互配合,才是一个比较可靠的策略,当前针对软件领域的管理措施,与硬件相比显得较为薄弱,存在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赵占领提出,监管机构需要持续完善配套办法,通过应用软件安装和传播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在设备接入阶段提升安全审查,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严格管控软件。

赵占领谈到,究竟有无设置安全方便的移除途径?实际上,在从手机制造商出厂时实施相应检查就能察觉。另一种状况是,手机硬件的制造者依照了法规要求,但在售卖过程、中介环节或许有违规举动,这就需要管理手机制造企业,责令厂商管理销售方或中介机构等。另外,是否存在非法获取用户个人资料的情况、是否存在隐蔽性收费的行为、是否存在暗中运行导致流量损耗的行为等,此类行为通常发生在消费者购机之后,因此监管的范畴和步骤必须全面囊括。

监制丨刘黎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