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反手技巧不仅可是网球竞技中最灵动优美的动作,还是发起进攻的得力手段。回想自己长达十年的网球生涯,最为着力打磨的就是反手,经常幻想有朝一日能像费德勒那样,挥出飘逸迷人的反手上旋球。但是,这种技巧的劲敌——网球肘,却始终如影随形地困扰着我!这种无处不在、无处不至、难以痊愈的网球肘。网球运动中哪些环节特别容易引发肘部不适?握拍方式是关键因素。双反选手尤其需要注意。
2005年夏天刚开始打网球,兴致很高,急着进步。一次单反击球时用力过猛,姿势不正确,造成右臂急性受伤。起初肘关节外侧感到酸胀和轻微疼痛,肘关节外上方活动时疼痛,感觉酸胀,不想动。一周后,发展到拿重物时无法用力,比如握东西、提水壶、拧毛巾等动作。在肱骨外侧端上方能找到局部性的疼痛点,偶尔按压时疼痛会传到更下方,有时连伸肌腱也会出现按压疼痛。经过多次查阅资料才明白:这属于肌肉主动发力时产生的力量,超出了肌腱和其附着部位所能承受的范围,是典型的网球肘症状。
三年过去了,自己对网球的热情与日俱增,技艺也进步显著。2008年秋天,曾有一段时期运动量过大,时常觉得反手击球动作不顺畅,发力不充分,感觉力不从心,右臂肌肉被猛烈地拉扯。这些细微的伤害不断累积,最终导致慢性劳损的形成。阴天潮湿天气里,疼痛会变得更明显,厉害的时候连前臂和肩膀前面都跟着疼,要是把胳膊伸直或者转动一下,那感觉就更难受了,疼感会传到前臂上,稍微用点力气,肘关节里面外面都会疼,白天稍微好点,晚上却越来越疼,常常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实在没办法,就先撂下球拍,让胳膊完全放松,同时配合治疗。在疼痛部位打封闭针,用来缓解疼痛,消除红肿。再配合着热敷、电磁波理疗、推拿、敷用镇江膏药这些手段一起用,慢慢就恢复了。
当代网球单反抽球慢动作欣赏
回顾练习单反的经历,为何网球肘总是困扰自己,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关键在于单手反拍挥拍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上肢肌肉力量不够,手臂在挥拍时难以稳定,肌腱负担加重,加速了组织损耗,从而引发肘部疼痛。
调整挥拍动作时,手臂过于笔直,导致肘部承受了很大的负担,进而影响了球的运行轨迹和力量。
挥拍时,右胳膊肘向身体外侧弯曲,导致手臂承受更大力量,拉拍时动作范围过于宽大。
如果腰部和腿部等部位的活动不标准,身体姿态出现偏差,那么手臂的用力就会增强,同时也会加重肌腱的负担,进而引发肘部疼痛。
2015美网费德勒击球集锦 单反神技无人能及
练习单反时网球肘的发作,提醒了注重防护的重要性。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初步归纳出一些预防网球肘的应对措施。
运动开始前务必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够充分会削弱筋膜的抗压能力。接着,进行单手击打多球训练,挥拍动作要逐步提升,慢慢加大运动量。
使用防护装置,借助护腕和护肘束缚手腕和肘部,能够约束其旋转和伸展活动。
挑选符合个人需求的品牌网球拍,较柔软的拍框能够降低球拍带来的震动感,也能减轻挥拍时的消耗,同时有助于将球精准地回击到距离较远的区域。
4、规范单反技术动作,遏制网球肘的发生。
1】握拍改为半西方式握拍:
先前我惯用的是大陆式握拍方式,这种持拍法难以精准操控球,发力时感到吃力,并且极易引发网球肘问题。
2】拉拍肘关节要弯曲:
向后挥动时,握拍的手臂能够彻底松弛,维持手腕不动,肘部必须略微弯曲,绝对不能完全伸直
3】击球手腕保持固定:
挥动右手持拍向前时,手腕需维持稳定,不能变动,通过肩部和前臂肌肉发力,使球拍从低处向高处移动,在击球瞬间,球拍要位于身体正面。
4】随挥形成闭环:
击中球之后用力量将其朝前方上方送出,身体尽量维持横向姿态持续较长时间,直到球拍带动身体发生转向变化。收尾动作是球拍竖直朝上,手臂挥动时高于肩部高度,构成拍头朝下的完整回环姿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