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宇宙尺度下探寻生命意义?于浩瀚中找寻人的坐标

宇宙尺度下探寻生命意义?于浩瀚中找寻人的坐标摘要: 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看着银河横跨天际,想着宇宙中那些比地球古老数十亿年的星系、那些直径以光年计算的星云,常会生出一种渺小感——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百年,地球在宇宙中如同一粒尘埃...

抬头观看夜空,见到银河横亘于天幕之上,回想起宇宙里那些比地球存在时间久远数十亿年的星系,以及那些以光年计的星云,常常会让人感到自身的微小——人的生命通常只有一百年,地球在宇宙里如同微不足道的尘埃,就连太阳系在银河系中也只是不起眼的边缘部分。由此,一个根本性的疑问便会出现: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是否有价值?

如果以宇宙的“观察”角度来审视,它或许并不在意生命的“价值”。它缺乏感知,缺少感受,也谈不上对“目标”的向往,仅仅是依照物理规则,在长达138亿年的岁月中默默演变。天体通过引力收缩形成,当能量用尽时会以超新星爆发结束生命,最终变成白矮星或黑洞这样的遗迹;星系在暗物质影响下缓缓转动,偶尔会和附近的星系发生撞击合并,从而形成全新的天体分布;整个宇宙在暗能量的作用下持续扩张,使得遥远的星系彼此远离。这些现象与价值毫无关联,也与意义无关,不过是自然法则的必然结果——譬如水珠会消散,石块会崩解,天地始终不会因为生命的诞生或消亡,而偏离既定的运转路径,也不会因为人类的存续,赋予某种先定的天命。

这并不代表人的生命就变得毫无价值。价值并非“自然界提供”的,而是“人类亲手构建”的。宇宙的广阔与严酷,正凸显出存在的难得与温馨——地球在漫长的宇宙进程里,正好位于恒星的适宜区域,正好拥有液态水,正好构建了稳固的空气层,最终产生了生命;而生命在悠久的岁月里,又正好进化出拥有自我意识、能够探求价值的人类。这种种“正好”,正是存在最宝贵的底子。我们或许无法左右宇宙的运转,却能够体察它的壮丽,例如欣赏黎明时的云霞、仰望夜空中的星河,能够聆听风吟、雨打、花落的声音;我们能够付出爱意、收获关爱,能够为了某个理想而奋斗,能够在艰难时刻彼此慰藉,能够创作出诗歌、乐曲、画作,把短暂易逝的情感与感悟,转化成能够流传久远的文明符号。这些活动体现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人类的存在,也为宇宙带来了“被认识”的机会。宇宙原本是寂静的物质世界,它的星云多彩、星系盘旋、黑洞幽深,倘若缺少生命去观察、去探究,就只是长久以来无人理会的自然景象。人类借助望远镜观测猎户座星云的深红与宝蓝,使那片横跨1344光年的星尘获得了“玫瑰星云”的唯美称谓;人类运用公式推算宇宙大爆炸的残光,让3K背景辐射从隐形的微波,转化为揭示宇宙形成的“远古回音”;人类怀着求知仰望天际,为北斗星群编撰“斗转星移”的神话,为火星地表的纹路附上“运河”的猜想。我们虽然微小如同尘埃,却担当起宇宙的见证者与解读者的角色,成为人类的双眼,赋予宇宙的宏伟以被注视的价值,成为人类的智慧,赋予宇宙的玄机以被探索的意义,更成为人类的情怀,赋予宇宙的严酷以被温暖的条件,宇宙因为人类的体验,才从一片单纯的物质领域,转变成了蕴含着求知、诗意与求索精神的“有内涵的世界”。

价值的关键,并非大小,而是厚度。宇宙固然辽阔,人类的心灵却能抵达同样深邃的境界。我们愿意为物种的存续而奋斗,为他人福祉而付出,为坚守理想而执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决定,对个人而言,对文明延续而言,都承载着无比重大的意义。一个医生救治危重病人,对浩瀚宇宙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对获救者及其亲属而言,却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一个学者钻研天体运行的秘密,对宇宙的进程可能并无作用,但他的研究成果或许能指引人类的前行方向,使社会更加繁荣;就连一个普通人用心经营日常生活,关爱身边的人,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这种对生活的投入,也是对生命价值最真挚的体现。

天地的广阔,并非要使我们产生卑微感,而是旨在启示:生存的真谛,并非在于追逐所谓“天外之物”的宏伟志向,而在于短暂岁月中,彰显独有品格与分量。我们大概不是宇宙的中央人物,却是自身存在的缔造者——去体会、去关怀、去构思、去传递,使这短暂的人生,在浩瀚的星河背景里,留下我们种族的、温馨的痕迹。这,就是从宇宙视角看,人类生存最真切的价值。

宇宙人地球调查中_仰望星空 宇宙意义 人类存在

宇宙人地球调查中_仰望星空 宇宙意义 人类存在

仰望星空 宇宙意义 人类存在_宇宙人地球调查中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