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惠如 编辑|罗丽娟
“想去的地方,HUAWEI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
三月八日,AITO汽车在其官方微博账号及微信公众平台上,首次启用了“HUAWEI问界”这一全新宣传标识,此举标志着品牌在多渠道营销活动中的一次重要策略调整。
华为手机在线上平台也分享了问界汽车的新动态,内容公布后立刻吸引了大量关注和热议。
图源:华为终端官方微博
有网民在获取信息后立刻留言戏称:从此不再有赛力斯品牌,终于更名为华为问界;唯有赛力斯为此感到失落;华为方面:不再掩饰,我就是幕后主导者我已表明身份。
对此,华为和赛力斯均被迫出面回应。
华为表示,HUAWEI问界属于华为生态下的汽车品牌,是华为独创的一种全新商业运作方式。华为负责供应电动化、智能化等关键软硬件技术,同时参与车辆设计规划、用户感受优化、品质监督执行、销售渠道拓展以及品牌推广宣传,协助车企有效销售车辆。通过这种方式,华为不仅助力车企达成商业目标,也促进了自身智能汽车部件的大规模销售。
赛力斯方面表示:公司与华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跨领域合作,合作方式没有改变。双方正在加强联合业务,未来会推出更多深受消费者喜爱、具备市场优势的新产品。
实际上,问界并非首次调整其宣传策略。早在2月11日,该品牌便在多张宣传物料上,将“AITO”标志更换为“HUAWEI”。同时,其品牌宣传用语也发生了变化。根据一张微信截屏内容,华为与赛力斯已达成一致,为突出品牌个性,决定不再使用“华为深度赋能”这一表述,而是改用“华为全面主导”。
不过,或许是出于舆论压力,问界海报后期变回了原样。
从华为的宣传用语中能够看出,华为着力突出问界同本公司的紧密联系性。
改logo提销量?
“AITO问界”改“HUAWEI问界”,意欲何为?
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这表明华为正在积极研发汽车,即便华为已经反复否认,但社会上依然存在华为“肯定要造车”的看法,并且还流传着确切的计划时间表。
上月,余承东于公开场合再度表明立场:华为没有必要亲自投身汽车制造。“车企已具备相应实力,为何我们要另行建立工厂,自主生产汽车?此举措实无必要。国内汽车工厂闲置现象十分突出,我们将这些闲置资源加以利用,是对社会资源最好的保护,车企赚取大头,我们获取小利。”
大家普遍知道,华为现在和汽车厂的合作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只卖零件,另一种是提供HI业务,也就是华为负责新能源发动机、智能车厢、自动驾驶这些技术,再一种就是智选车合作,除了卖零件和提供完整技术支持,还会参与车辆设计、品质控制、品牌推广和最终销售环节。
在智选车模式里,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最为靠前,也最为密切,双方联手打造的问界品牌,在业内被视为去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异军突起的力量,该品牌在2022年创造了新势力最快月销过万的成绩,同年总共交付了7.5万辆汽车。
不过,在经历了辉煌阶段之后,这个诞生不到一年的新兴品牌陷入了不景气。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今年1月份,AITO问界的销售量为4490辆,与上个月相比减少了55.88%;而在2月份,销量进一步下降至3505辆,环比降幅为21.68%。
问界销量大幅回落后,余承东也在微博上为问界“背书”。
三月三日,余承东通过个人微博平台发布了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主要目的是为问界M5和M7车型进行代言宣传。他表示自己曾经驾驶过众多豪华品牌汽车,因此想向公众说明,AITO问界M5、M7系列产品拥有非常突出的品质与价格优势,确实是市场上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图源:余承东微博
2023年,新能源行业竞争将愈发白热化,汽车制造商之间的较量也将更加无情。年初,特斯拉作为“价格杀手”率先挑起价格战,国内品牌里AITO问界最快作出响应,其部分车型降价约三万元。紧接着,众多新能源车厂纷纷效仿或给予大幅度优惠。
但降价并未显著提升问界销量,一位问界汽车代理商向全天候科技表示,特斯拉降价以及理想L8推出后,客户对问界的观望情绪加剧了。
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强烈,车企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从这一层面来看,就能明白“AITO问界”更名为“HUAWEI问界”的深层用意:新能源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给予问界进行优化升级的窗口期十分有限。华为意在巩固自身在问界项目中的主导地位,增强问界的品牌影响力,最终促进产品销售。
我们这些代理商最大的转变体现在心态上,感觉像是成为华为的正式成员了,至于销量能否增长,现在还无法确定,最终还是要看产品的实际表现,一位代理商这样表示。
冲刺百万目标
长期以来,华为汽车业务部门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运作思路,即HI方案与智选车型方案,它们各自独立推进。
相比之下,HI方案是由汽车制造商发起的,虽然它涵盖了智能汽车的完整技术支持,但本质上还是以销售零配件为主要目的的商业行为。而智选车方案里,华为深度介入了从产品制造到市场推广的整个过程,掌握着更大的控制权。
销售表现上,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在HI模式下的销量记录是2022年全年达到1.19万辆,阿维塔的新车从2022年12月开始发售,到2023年2月5日为止,累计已经送出超过2000台。在智选车模式下,AITO问界一年的销售量突破了7.5万辆。
从销量来看,智选车模式的确更成功。
问界M7 图源:问界官网
今年初,有消息透露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OO王军暂时离岗,余承东开始全面负责车BU的运营,余承东曾说明这是常规的人员变动,华为在汽车业务领域没有进行任何调整。
根据赛博汽车消息,王军被暂停职务,主要因为2022年他负责的华为HI计划收效甚微。
余承东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期待两种模式都能兴盛,华为将给予全部助力,至于HI模式的市场表现如何,他本人并不清楚,但坚信其前景会越来越好。
问界的良好表现表明华为的智选方案已获成功,中信证券指出,这种智选汽车的经营方式或许会被华为当作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招徕更多汽车制造商参与合作。
这种倾向从余承东最近的公开表态以及华为同汽车制造商的频繁接触中可见一斑。
最近一次接受媒体访问时,余承东首次提及了“问界生态联盟”这一构想,赛力斯是率先加入该联盟的汽车制造商,问界是华为旗下生态的汽车产品。
根据可查的资料,奇瑞公司于前一年成为了问界品牌的合作团体的一员,江淮汽车也即将成为该团体中最新加入的成员。
智能网联汽车仅剩两三年的发展良机,若错失良机,未来该市场将不再与华为产生关联,因此必须把握住这个机遇。
2022年上半年度,华为获得营业额4458亿元,而上一年的同期这一数额为4558亿元。去年七月,在某个行业会议上,余承东曾表示,汽车领域是华为目前唯一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
余承东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即车BU需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
现在华为在智选业务上不赔不赚,我们协助车企达成(销量)百万(量)级别,汽车业务部门就能赚钱。
如果按这个标准估算,华为在未来三年期间需要售出九十二万五千台智选车型。
相关组织对此抱有积极看法。依据中信证券的估算,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将达1500万辆,价位在20元以上的车辆销售比例将占35%。从长远来看,华为在特定细分市场有望占据10%到15%的市场比例,销售量可能达到一百万台(具体为70万至105万台)。
对于余承东而言,面对目标,或只有冲刺,没有退路。
他最近向记者表示,华为对他的评价涉及多个维度,经济效益是其中之一。尽管负担沉重,他主动成为乐观主义者,因为他的心态极佳,无论遇到多么棘手的情况都能保持愉悦,工作如此繁忙,若再不快乐,便很快会离世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