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以前也发过脾气,但这次情况特殊。他这次的目标不是记者、监管机构或竞争对手,而是他曾经支持过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刚卸任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职务的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猛烈批评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力行的,涉及巨额税收与开支的“宏伟计划”,“实在让人反感”,并且明确将批评的焦点对准了特朗普重点推行的“宏伟计划”。
整个华盛顿都感到震惊,因为几个月前,他们还曾一起聚会、合影、轻松交谈。马斯克现在像是猛然惊醒,忽然察觉到自己中了圈套。
这一情况此前已显露端倪。特斯拉的领导层早已意识到,财政部门新规实施后,电动汽车的扶持资金便被取消。这对以新能源政策为发展根基的特斯拉而言,无异于从根本上削弱了其优势。
马斯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然而他未曾料到,促使这一切的人,恰恰是他先前鼎力扶持过的个体。此事并非寻常的政策相左,而是显赫的利益背叛。
选举期间,马斯克是特朗普非官方上的一位重要支持者。他投入将近3亿美元资助共和党,举办抽奖活动,赠送汽车,提供星链会员资格,还动用X平台资源帮助特朗普进行宣传。
这并非慈善行为,而是押注,将自己与企业的发展全部赌上,目的是争取到变革政府的可能。特朗普借机让他担任了“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尽管职位名称是虚构的,但实际权力相当大,预算审核完全由他负责,差不多等于一个流动的监察机构。
那段美好的时光仅持续了不到四个月便宣告结束。事情的转折发生在那项号称“惠及全民”的宏伟法案上。在新闻界的宣传中,它被视为特朗普改革的重大成就,声称能够实现减税、削减开支以及提升效率,这些承诺都听起来非常诱人。
马斯克洞察了这一情况,该法案明确废除了新能源汽车的税务减免政策,并且停止了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金援助,这一举措非常直接,导致特斯拉股价立刻下跌,引起了投资者的普遍不安。
他无法认同,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协助整治官方的贪腐,却反被当作需要清除的对象,他原本期待还能加入推动政府变革的行列,但白宫突然通知他不必再出席,就这样将他排除在重要团队之外。
他被当成工具人用完即弃,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
他感到非常不快,因为他提交的科技计划同样被忽视。他提议将SpaceX的星链项目整合进美国空中交通网络,这个提议本应是互利共赢的,既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也能减轻政府的设施建设压力。
但是联邦航空管理局完全无视,连一个正式的审查都没有进行。这不是技术上的难题,而是出于政治上的排斥。
马斯克的朋友圈也未能幸免于难。贾里德·艾萨克曼本有极大可能担任NASA局长一职,他作为SpaceX的长期伙伴,若能履新,将极大助益马斯克在深空探索领域的布局。
但是推荐很快被取消,白宫方面解释得模棱两可,多数人推测是特朗普在排挤马斯克的团队。
这些行为使马斯克领悟到,他从未获得过真正的融入感。他不过是特朗普用来攻击对手、营造改革声望的工具。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立刻遭到抛弃。
政治家的思维方式和商人的想法不一样,这次合作其实是搞错了方向。马斯克确实想改进,但特朗普追求的,只是表演。
盛怒之中,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猛烈抨击“大而美法案”,称其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把戏。医疗经费被削减,学校经费被压缩,而富裕阶层的税率却持续降低,这些情况他全都看在眼里。他同时号召民众记住那些赞成法案的政客,提醒他们在下次选举中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特朗普那边保持缄默,这种不寻常的沉默,其实已经是一种表态。了解特朗普作风的人清楚,他从不畏惧舆论纷争,特别是针对那些违背承诺的人。然而这次,他选择了不反击。并非没有意愿,而是缺乏借口。毕竟马斯克所说的每句话,都有事实和依据支撑。
媒体反应十分直接。《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指出,马斯克的激烈情绪反映出特朗普经济策略的挫败感。
不少人对“大而美”法案从一开始就存有疑虑,认为它会扩大财政赤字,如今相关数据公布,显示未来十年公共收支缺口预计将增加三万八千亿美元,这并非改进措施,而是制造隐患,该法案表面上看像是为经济纾困,实际上却在进行财富再分配。
部分持保守立场的评论家着手回应马斯克,指责他过于冲动,为了个人好处而背叛盟友。不过许多民众忧虑,这一分歧可能会触发一连串后续事件。
马斯克是科技界的标杆人物,他一旦转变立场,可能会促使众多科技界人士疏远共和党。这种情况对特朗普2026年参与的中期选举非常不利。
这一场纷争的实质,乃是政治与资本、革新与摆布的较量。马斯克企图以商人的身份涉足政坛,却发觉自身屡屡碰壁。他期望借助科技与效能促成体制改良,然而政治领域注重的是力量均衡,而非条理清晰,只关注阵营归属。
“宏伟计划”的颁布,显现了特朗普当局施政宣言背后的实际目的。它并未削减财政赤字,反而持续增加支出,将压力施加给工薪阶层和低收入群体。看似推行“变革”,实则执行“财富转移”,而且是向顶层倾斜。
马斯克其实并非不明白,只是领悟得过于迟缓。他自以为身居主导,实则不过是个被利用的对象。这种遭遇背叛的愤懑,既源于自身,也牵系着那些曾信任他、与他共赴前程的人们。他的表态,既非单纯宣泄情绪,更像是一种决绝的道别。
这一分裂或将重新绘制美国政治版面,科技界与传统保守势力间的分歧已无法弥合,马斯克的退出,意味着硅谷同共和党的战略协作关系正式终结,未来政治资金动向,或将彻底颠覆选举态势。
这场表面上的私人冲突,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政治体系中更为复杂的矛盾。华盛顿的变革举措,根本目的并非惠及民众,而是为了在下一次权力角逐中占据优势。马斯克的激烈反应,源于他最初就选错了道路。
这并非寻常的争执,而是根本性的观念冲突。商界人士与政府官员的立场,本质上就格格不入。他渴望介入决策过程,却被告知只能充当配角。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才是他真正动怒的真正原因。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