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乐道L90公布预售价格,其中买断版为27.99万元,租电版为19.39万元。这款大三排纯电SUV迅速引发关注,社交媒体上对其评价高度一致,普遍认为它实现了消费需求的一次性满足。
在发布会之后的媒体集体采访里,李斌、秦力洪、沈斐三位主要高管回应了二十余个深入的问题,内容涉及价格制定方式、纯电动汽车发展方向、品牌定位差异以及车辆交付安排等方面,清晰展现了乐道品牌的关键优势与蔚来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这次交流不仅消除了市场对于L90“价格低配置高”的疑虑,还阐明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突破的发展思路。
乐道L90“低价高配”的底气
乐道L90公布的价格策略让市场感到意外,其基础版本定价27.99万元,如果选择租赁电池方案,价格则降至19.39万元。这一定价水平,在同类型拥有三排座椅的SUV市场中,几乎与同类混合动力或增程式汽车持平,甚至更加亲民。然而,该车型在成本控制上并未妥协,大量采用了2000兆帕级别的超高强度钢材,并配备了整体压铸的后备箱地板,同时在安全配置上,装配了多达九个安全气囊。这些高端配置的加入,使得“这样的低价是否能够保证盈利”成为人们首先关注的核心议题。
李斌的回应直击要害,成本管理在产品构思环节就已落实,技术革新才是削减开支的核心手段。
蔚来的成本规划是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生产开销的,虽然研发阶段投入较大,但大规模制造后费用会减少,这种做法既提升了产品优势,又实现了费用管理,这也是我们希望大家重视模块化、减重化、微缩化带来的好处的原因。
通过和李斌的沟通,可以清楚看出乐道L90在成本管理上运用了三项核心思路,
乐道L90的座椅、电驱等部件采用蔚来体系实现技术共享,无需另行开发;芯片架构的通用化有助于乐道智能驾驶系统高效完成数据循环;后置电机功率达340千瓦,重量仅79公斤,远轻于行业普遍的100公斤标准;这种轻量化方案既节省了材料成本,又增强了能源利用率;随着大规模制造的实施,成本控制将更为显著。
乐道L90没有选用容量极大的电池,它配备的是85度电池,能够支持车辆行驶605公里,这样做是为了降低电池的成本,同时也能够满足家庭用户对于出行方式的需求,他们通常情况下短途行驶,长途的时候会通过换电的方式来解决续航问题,这种换电体系的设计正好能够应对这种使用习惯。
团队运作效能增强,沈斐带领的集体即便人员减少,依然达成L60销量向上突破,六月完成六千四百辆车交付,销售环节采用先出货后举办活动的策略,有效降低了资源浪费,分销渠道方面四百家店铺同步开展直播直至深夜,展现出卓越的工作能力,从而持续降低每台车的宣传费用。
这种“将资源投入到客户身上”的做法,核心是借助技术革新来调整费用布局,就像李斌所说的:“手机产业能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保持低廉售价,汽车产业也能做到这一点”。乐道L90的定价并非“价格战”,而是“整体降级”,蔚来将先前十年在900V技术、轻量化设计、换电系统上的积累一次性转化为现实,凭借乐道L90攻破了增程式车型的最后“价格壁垒”。
这解释了乐道L90售价不高,李斌却明确表示能盈利的缘由。
灵魂拷问:纯电还是增程?
交流之中,关于电动和增程的讨论经常出现,李斌方面立场清晰且没有变化,认为增程仅是中间阶段,电动才是最终方向。
乐道掌舵人沈斐明确表示,纯电版与增程版用户本质上相同,他主张所有人都应选择纯电车型,不禁让人疑惑,为何还要考虑增程版呢
李斌认为,以往人们挑选增程车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对续航的担忧,但现在增程车的一个新动向是让电池容量持续增加,因此发动机和增程器的运转次数相应降低,部分增程车用户一年中燃油系统或许仅启动一两次,不过他们却不得不每天携带整套动力系统四处行驶。
这就好比一个人每天都要携带一个几十斤的重物外出,可是一年之中仅仅启封一两次,我认为这样不太恰当。
李斌的这一判断源自于真实用户用车场景下的观察。
我们调研过许多充电设施,既有自家建设的,也有其他机构运营的公共充电站,注意到不少增程式汽车也停在那里充电,比如在喀什地区,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从乌鲁木齐到喀什的行程长达1600公里,采用燃油和电动方式行驶,费用至少相差1000多元,而且当地低谷电价仅为0.25元每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加油行驶而不是充电,那就等于白白浪费钱财。
这种论证方式直击增程车的根本问题,即在能源补给设施健全之后,其“油电两用”的特性会慢慢被“不必要的开销与空间占用”所取代。纯电动车则能借助车身轻量化设计,腾出更多可用空间,这正是乐道L9能够做到“每个座位都享受头等舱待遇,六人乘坐还能轻松放下十个行李箱,前后位置也能装载物品”的原因。
蔚来之所以敢于正面迎战增程技术,源于其充换电站网络的雄厚基础,目前全国已有8058个站点投入使用,其中换电站数量为3399个,充电站数量为4659个,这些站点遍布广阔地域,最东端延伸至抚远,最西端抵达喀什,最北端到达漠河,最南端延伸至三沙,基本实现了全国主要地区的覆盖。当前,蔚来顺利构建了由九条纵向和九条横向构成的十四个城市群的高速换电体系,高速换电站累计超过一千座,覆盖了超过七百个县及县级以上的城市,通过三分钟快速换电,能够提供相当于行驶六百公里的续航能力,从而完全消除了纯电动汽车用户在长途行驶时的补能困扰。
乐道品牌的“边界感”
倘若回到今年四月,乐道正被销售困境和品牌辨识度不足的双重困境所困扰。
那个时刻,蔚来迅速让精通能源技术的沈斐担任要职,负责乐道的销售事务及区域公司运营,并且他直接向秦力洪进行工作汇报。这一看似跨领域的职位调整,却成为乐道品牌发展的重要转折:五月成功交付了六千二百八十一辆车,六月又交付了六千四百辆车,不断创下新的销售记录。
外界顾虑乐道会削弱蔚来品牌影响力,不过乐道L90面世之后,蔚来同乐道的品牌区分越来越明确。
李斌清晰界定了两者的市场方向:蔚来以BBA为参照系,集中力量开拓高端消费领域;乐道则专门服务于家庭客户群体,致力于供应品质优良的普及型商品,这种市场区隔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建立在对用户需求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
乐道L90是蔚来向外界展示其“尖端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寻常百姓家”理念实践成果的核心车型。这款车型并非蔚来其他高端车型的简化版本,而是基于蔚来已经建立起来的完善技术平台和广泛的合作网络,经过细致的资源配置优化,打造出“高品质且价格合理”的汽车产品。
现阶段,多数增程式九座车型,例如理想L9、问界M9,售价大多落在四十万到五十万这个范围,这种定价方式是该领域普遍采用的模式。
乐道L90的售价为27.99万元,采用租电方案则降至19.39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正好契合了大多数家庭购买汽车时的经济承受能力,充分展现了蔚来品牌多年来的技术沉淀,证明了其有能力打造一款在乘坐空间、安全性能、续航及补能体验等关键方面,能够与同价位的增程式和混合动力车型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的纯电动汽车,同时还能维持健康的利润水平,这是对蔚来技术优势能否成功辐射到更广泛消费群体的一个重要验证。
乐道品牌先前虽因乐道L60在市场上初步显现,但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构建仍需加强。乐道L90与蔚来品牌在价位和产品理念上明确区分开来,将“家庭旗舰”这一称号稳固地与乐道品牌关联,防止了与蔚来“高端”认知的冲突,也为30万预算的消费者提供了“不妥协的纯电大三排”的选项。
李斌表示,乐道L90计划在七月末期正式发售,八月首日开始向全国范围大量发放,开始阶段的生产能力会优先满足六座车型的发放需求,七座车型的发放时间会晚于六座车型。
写在最后: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期间,李斌针对乐道提出了“四季度月销2.5万辆”的期望,这一目标与乐道当前月均销量大约6000辆的状况相比,显得极为悬殊,甚至给人感觉有些苛刻。
深入探究这一目的的核心不难看出,它并非单纯的数字较量,而是蔚来针对“三级火箭”计划里“乐道承上启下”角色设定的最终检验,乐道必须肩负起“扩大规模与维持资金流”的重任,才能为蔚来品牌向高端市场迈进奠定基础,为萤火虫品牌进入基层市场扫清障碍。
从这一角度来看,乐道L90的推出,正是这场最终比拼中的核心环节。早先五月、六月接连增长的销量走势,已证实沈斐团队在调整后对渠道效能、客户偏好的准确把握,而L90所体现的战略集中、资源统筹、效能提升,更让企业的进步路径越来越明确。
或许二万五千台的目标会遭遇不少阻碍,不过李斌在公开活动中表示“每个季度都能察觉到显著变化”时,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乐道L90不只是件商品,更是蔚来从“技术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的重要标志,因此,乐道品牌的历程,才正要启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