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包括苹果所在的整个头显赛道一直不温不火。
苹果于2024年2月推出了它的第一件头戴式产品:Vision Pro, 这款设备属于混合现实类型, 定价3500美元, 是苹果公司迄今推出的价格最高的产品之一。
市场对这款产品评价存在分歧,它的功能比较单一,现在还不明确这项技术是为游戏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设计的。就连苹果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库克也坦言,3500美元的售价表明它并非为普通消费者打造,而是一款供早期体验者尝试的商品。
元宇宙理念最坚定的支持者,Meta也改变了策略,把虚拟现实的重视程度,转移到智能眼镜上,就算第二代智能眼镜在今年九月的产品展示中出了问题,也要继续研发智能眼镜。
事实胜于雄辩,某机构曾经统计过,到2025年夏天为止的销售记录显示,Meta的智能眼镜在全世界卖出了超过两百万件,这个数量是Vision Pro在同一时段销量的大约四倍。
这款智能眼镜的重量不超过150克,与日常佩戴的墨镜相仿;它的使用时间能持续6到8个小时,适合整天戴着;主要用途在于实现便捷的操作,包含语音控制、即时转换语言、从使用者角度进行拍摄,并且能够与个人手机通信来接收和处理信息。更关键的是环境:Meta连接了Instagram和WhatsApp的社交功能,人们能直接传送主观视角录像;超过两千种的游戏和办公软件,满足各种生活需要。
相比之下,Vision Pro显得非常沉重,完全无视了顾客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操作简便、价格实惠、携带方便”。
这款Vision Pro设备配置过于专业,普通消费者并不喜欢它。
这条路,小米也曾力竭
在取得梦幻开局之后,整个AI眼镜的赛道又快速陷入沉寂。
发布十五日之内,销量便突破八万副,小米公司此后便不再公布总销量数据。与此同时,一些新闻报道指出,小米智能眼镜在各销售渠道的日销量已经明显减少。
依据蝉妈妈信息,到8月18日,该产品在抖音的每日销量,已从发售时创下的5000-7500台的最高纪录,急转直下,跌落至100–250台的范围。
银河证券通过一份研究文件表明,尽管人工智能眼镜在众多企业的推动下,极有可能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主要计算设备,不过,这种设备在成本控制、电池续航能力、系统生态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依然面临重大难题。
因此,智能眼镜这一行业同时包含潜在危险和有利条件,苹果公司作为新进入者,必须进行周密分析,方可考虑参与其中。
最新消息显示,苹果公司并未彻底终止整个头显业务,而是选择了较为温和的处理方式。
有外国媒体报道,苹果或许不会在十月举办以M5芯片为核心的新产品发布会,可能会采用新闻稿的形式公布这些产品。另外,搭载M5芯片的iPad Pro被曝光,FCC文件意外确认了苹果新一代Vision Pro等信息,这些迹象都显示苹果在十月会有重要动作。
换言之,苹果公司打算对当前的Vision Pro设备进行轻微的改进,例如提升处理器性能等举措。
有报道指出,苹果向公众推广Vision Pro的举措收效甚微,目前该企业正计划将宣传重点转向商业用户。
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核心能力,现阶段还无法支撑其直接投身智能眼镜产业。从技术角度分析,智能眼镜将高度倚重语音交流和人工智能技术,而这并非苹果公司的优势所在。苹果公司构建Apple Intelligence平台的步伐明显迟缓,同时Siri语音助手的改进也屡次推迟。
终究,一个被网民诨称为演示文稿水准的机器智能,很难对智能眼镜发挥切实作用。
苹果要如何对标?
通过对标苹果,小米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九月份十五日,雷军作为小米公司的始创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指出小米十七系列在性能方面实现了代际飞跃,整体上与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展开竞争,在核心层面进行较量。
截图来源于微博@雷军
雷军特意营造小米和苹果的关联感,9月25日讲话时,他进一步强化这种对比,制造出一种场景,即环境中虽不见苹果,却处处暗示着苹果的存在。
一时间,整个机圈只有苹果、小米两个声音,其他品牌黯然失色。
9月27日首发时,小米17整个系列五分钟内全部售罄,创下了2025年国产手机所有价位段新机系列单日销量与销售额的最高记录。由于门店销量激增,多家小米之家零售通系统一度因超负荷运行而中断服务,一个小时后系统才重新启用。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小米17系列销量极佳,在9月29日至10月5日的国庆假期里,小米品牌占据了中国市场手机销售总量的21.2%比例,超越苹果公司,首次获得销量榜首位置,并且这是小米17系列正式发售之后,该品牌连续两个星期稳居销售冠军。
那么苹果面临的外部压力,促使它可能要终止头显项目,转而与小米在AI眼镜领域展开竞争,最终能取得怎样的成就尚不清楚。
仔细盘点苹果手里的资源,要比小米底气更足。
苹果或许会实施一种渐进式推出计划,具体做法是让产品问世与正式发售之间存在较长时间段,目的是让软件制作者能够为新系统开发适配软件并完善相关环境。这样的时间安排同之前关于产品预计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面世的推测一致。
生态体系不够健全是限制AR眼镜广泛使用的关键原因,相当一部分使用者表示,购得智能眼镜之后,能够使用的软件种类不多,导致设备效能难以完全施展。
有知名博主明确表示,尽管AR眼镜目前备受关注,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形成全新的发展方向,主要原因是相关环境建设尚不成熟,具体表现为应用程序兼容性不足,电池使用时间有限,因此智能眼镜最终会局限于小范围用户群体。
借鉴历史教训,苹果Vision Pro曾面临上市前就被开发者放弃的情况,2024年1月,YouTube、Spotify(正规音乐播放渠道)和Netflix先后表示,不会为苹果Vision Pro设计配套软件。
专家指出,YouTube、Spotify以及Netflix对Vision Pro表现冷淡,因为该设备价格昂贵,销售量预计不会太好。
小米的产业链整合更倾向于硬件的上下游环节,雷军指出,小米借助金融手段对相关行业进行配置,打造了完善的产业体系,这种经营理念是小米多年实践探索的成果。
内容环境不够丰富,造成了小米AI眼镜的发展动力不够强劲。就连雷军在推广它时演示的核心功能,也仅仅是拍拍照,录录眼前的情况,这样的“展示”不仅让眼镜显得像是个玩具,更无法和运动相机、手持稳定器相机等商品产生区别,无法给购买者提供“必须选它”的充分理由。
可能,凭借苹果公司固有的系统和应用环境,库克对于人工智能眼镜会有一些创新性的操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