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12月11日,工信部、财政部与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名为《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文号为三部门公告2023年第32号,简称为《技术要求公告》。该公告详细说明了2024年起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政策的技术标准和执行规范。
最新规定比过去要求更高,将波及部分车辆购置税优惠资格,对汽车厂商及购买者均带来一定改变。详细来说,新规聚焦于电动乘用车,从纯电行驶距离、电池包重量能量比和百公里电能消耗这三个角度进行规范。
修改之后,纯电行驶距离必须达到200公里或更多,现行不收购车税的规定是达到100公里或更多,仅这一项改动,许多微型电动车将无法获得购车税优惠,例如我们熟悉的五菱宏光MINIEV的部分车型、长安Lumin的部分车型、奇瑞QQ冰淇淋的部分车型也不例外。这预示着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淘汰那些续航里程低的车型,转而只供应符合新免税政策的车辆,这将显著提高消费者购买小型纯电动汽车的难度。
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需不低于125瓦时每公斤才能达标,现行免征购车税的规定是仅要求达到95瓦时每公斤,增加这一标准后,许多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超过200公里,但电池的效能密度不足,也无法符合免缴购置税的条件。五菱缤果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入门级纯电版续航为203公里,不过电池能量密度才121瓦每公斤,所以不达标。
单纯达成前述两项指标还不够,还需符合百公里电耗规定,该规定依据车辆不同的自重(m)设定不同的系数,主要关系到自重大以及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的车型,而当前市场上大部分车辆已满足技术修订后的政策规范。
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调整
各项指标要求更高,但影响不明显
针对混合动力车辆,包含增程式在内,对两种运行状态下的能耗标准进行修订。电量维持状态下,燃油使用量与最高限额的比率需要调整,电量消耗状态下,电力消耗与设定指标的比率也要进行更改。具体来说,电量维持状态下的燃油消耗限额比率,从原先低于百分之七十修改为低于百分之六十,这个新标准适用于车辆自重小于两千五百一十公斤的情况;而对于自重大于或等于两千五百一十公斤的车辆,该限额比率则调整为低于百分之六十五。这方面改动关联不大,即便有所关联,汽车厂商后续也能借助远程软件更新来修正。
在电能消耗指标方面,现行免征购置税政策标准是消耗量不超过目标值的135%,现在将此标准调整为不超过125%(针对整备质量低于2510kg的车辆)或不超过130%(针对整备质量等于或高于2510kg的车辆)。
这可以通俗理解为相同准备水平方面,插电式(包括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行驶时每百公里耗电量,对比纯电动汽车每百公里耗电量的比率。以理想L9和蔚来ES8为例(依据小于130%的规则),比如蔚来ES8的百公里耗电量为20度,那么理想L9纯电行驶时每百公里耗电量需低于26度,才能达到免征购车税的条件。
言下之意是针对带电(含辅助动力)的混合型座驾的能源消耗设定了更严格的规范,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将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到更高水平,不过依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多数车辆依然能够满足更新后的规范,所以预计不会引发显著的不良后果。
燃料电池车调整
基本可以忽视掉
当前,针对各类燃料电池汽车,已对燃料电池系统最大输出能量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最大输出能量与动力单元最大输出能量之间的比率进行了修正,规定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最大输出能量必须达到或超过五十千瓦,而先前只需达到或超过十千瓦,尽管改动幅度相当大,但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极为罕见,较为突出的例子是丰田的氢能源汽车Mirai,其起售价为七十四万八千元,基本上与一般民众关联不大。
补充增加了针对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能力测试参数,该参数适用于所有纯电私家车以及N1级别的纯电货车,规定在低温条件下行驶里程的降低幅度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五,同时配套推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要求纯电私家车的动力电池组能量存储密度需达到每公斤九十五瓦时,纯电行驶距离需确保在一百二十公里以上。
换电模式车调整
安全要求更高
此外,规定了换电类型车辆的标准,该产品符合GB/T 40032《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多项规范,公司需提交服务保障的文件,若企业自行建立换电站,须递交站点设计文档和产权证明;若企业外包换电业务,须提供车辆与站点适配文件、合作合同等文件。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为过渡期
给车企调整留有充足时间
不过要确保政策顺利衔接落地,务必提醒相关单位关注关键期限和具体规范,以免干扰到商品制造环节和最终销售过程。
要留意时间方面的规定。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凡是新加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简称为《减免税目录》)的车型,都必须符合本《技术要求公告》中提出的相关条件。2023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录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并且仍然有效的车型,会自动进入《减免税目录》,并且在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5月31日这段时间内,这些车型依然可以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24年6月1日之后,那些不符合《技术要求公告》标准的车型,将会从《减免税目录》中被移除。相关车型需在过渡期内完成政策切换符合性相关工作。
转入《减免税目录》的旧款汽车,应尽快补充上传对应的“减免税”“换电模式”标签,对于采用换电方式的车型,还需要提交符合GB/T 40032《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规范的第三方检测文件,以及换电服务保障等辅助材料,税务机构根据这些标签来处理减免税业务。
未来几年购置税政策调整
减免额度有限制
值得另外关注的是,今年6月,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工信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持续和改进新能源汽车购买税金减免办法的布告》:针对购买时间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之间的新能源汽车,不征收车辆购买税金,其中,每台新能源载客汽车减免额度最高为3万元;针对购买时间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之间的新能源汽车,减收一半的车辆购买税金,其中,每台新能源载客汽车减收额度最高为1.5万元。
此次公告的出台,直接界定了未来四年的政策稳定性,并且新能源汽车涵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含增程式)、燃料电池车等类型。根据本次公告内容,车辆购置税的减免额度设有上限,即价值较高的新能源汽车,若购置税金额超出三万元,需补缴剩余部分。依照车辆购置税的核算方法:十个百分点乘以
发票价/(1+增值税率13%)
可以确定,售价为33.9万元含税的新能源汽车无需缴纳购置税,若价格高于33.9万元,超出部分则要征收税款。以一辆40万元的新能源车为例,其购置税金额为5398元。
写在最后
政策调整有利有弊
整体来看,最新发布的政策对电动车免税条件设定了更严格的标准,其中最受冲击的是那些入门级的微型纯电动车,这一变动,可能促使整个微型纯电领域迎来重大变革,部分续航里程短、电池能量密度低的车型或许将退出市场,这对汽车行业和购买者都将带来显著影响。
换个角度想,去掉那些跑不远的车,也能推动新能源车市向前走。毕竟技术一直在变,新能源车的续航和能量储备都在进步,所以设定免税门槛也是应该的。这样一来,汽车厂就会努力提升产品水平和功能,来符合政策导向和顾客期待。(文:太平洋汽车 吴启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