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北京九月四日电 记者刘亮报道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肖寒九月四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时表示 “十四五”期间 中国迅速增加标准产出 不断强化产业升级的驱动力 针对集成电路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等关键领域 已公布四千余项相关国家规范
当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行了关于先进制造标准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的发布会。肖寒在会议中强调,标准供应正在迅速增加,对于促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维护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十四五”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布了95项国家规范,这些规范对于加强汽车生产链条上下的配合,提升制造效能,减少生产开销,起到了显著作用;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布了221项国家规范,这些规范在防止无序竞争、推动产业优质发展层面,展现了积极的效用。现阶段,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推动创新,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团体标准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制造行业,这些标准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关键支持。
中国在构建国际规范方面也持续努力,以此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肖寒说明,“十四五”阶段,中国针对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交了880个国际标准草案,并且负责制定了532项国际标准。此外,中国正全力推动国内与国外标准体系的衔接,已有4210项国际先进标准被转化为国内标准,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转化比例已超过90%。
肖寒表示,在“十四五”时段,中国主导制定的诸多前沿制造行业国际规范,诸如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等,正借助标准全球化的成效,逐步消弭技术隔阂,为我国高端装备、核心部件和大型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可靠的合规通道和品质保障,提升了我国产品在海外市场中的可比度和竞争力。(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