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汽车行业正迈向清洁能源阶段,国内涌现众多汽车制造商,这些企业技术实力强劲,显著改善了国产车的市场地位,有力促进了国内汽车产业的进步。诸如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汽车等品牌,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极高声誉。

新能源领域前景广阔,但部分品牌经营艰难,例如先前提及的奇点汽车,其宏伟规划仅停留在方案层面;还有蔚来,尽管声名显赫,媒体披露其亏损额逾六百五十亿元,位居同类企业亏损之首。

2016年,蔚来净利润为负值,亏损35.18亿元;2017年,亏损扩大到75.62亿元;2018年,亏损额激增至233.28亿元;2019年,亏损有所收窄,为114.13亿元;2020年,亏损再度增加,达到56.11亿元;2021年,亏损继续扩大,为105.72亿元。此外,2022年第一季度,蔚来又亏损了17.8亿元,累计亏损总额已超过650亿元。

表面数字显示,多数人或许会感到意外,但深入探究,缘由便显而易见,销售增长远逊于研发与宣发之成本。蔚来致力于提供卓越服务,构建换电网络独具匠心,此等体系耗费惊人,最终引致资金赤字。

蔚来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杰出代表,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稳居行业领先地位,曾是新能源市场中销量第一、品牌号召力最强的企业,然而到了2022年,这种局面发生了转变。

七月份,蔚来汽车销售了一万零五百二十二辆,理想汽车销售了一万零四百二十二辆,小鹏汽车销售了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四辆,零跑汽车销售了一万二千零四十四辆,哪吒汽车销售了一万四千零三十七辆,虽然蔚来的品牌影响力明显强于最后两家,但销量却已经排在它们后面,并且从上半年整体销量来看,蔚来只能位列新能源品牌第五,当前面临的局面相当严峻。

蔚来的辉煌成就跟它的产品优势密不可分,它精准地把握了市场方向,抢先占领了纯电SUV的领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若想五十万购入纯电SUV,市面上仅有的选择就是蔚来ES8,几乎形成了独占的局面。
然而其他品牌持续增强竞争力,该价位涌现众多对手,诸如理想L9、问界M7、小鹏G9以及BBA的SUV车型,使得蔚来在高端市场的开拓愈发艰难。蔚来的高额支出却收效甚微,公司在研发和充电网络建设上持续高投入,并且蔚来中心选址均在城市核心区域,内部装修考究,旨在强化其高端品牌形象,然而这种运营模式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撑。

2021年蔚来在研发上的投入为45.92亿元,在市场推广上的支出为68.78亿元,相比之下,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是32.9亿元,市场推广费用为34亿元。蔚来的整体开销明显大于理想,然而其年度销售量仅有9.14万辆,与理想汽车的销售规模不相上下。具体来看,理想汽车每售出一辆车平均需要支出3.7万元的营销费用,而蔚来则高达7.5万元。由于高额的成本未能带来相应的销售增长,蔚来因此陷入亏损状态。

蔚来调整现状颇为不易,若要削减开销,必然导致服务水准下滑,原本作为其看重的服务水准一旦降低,蔚来便难以维系运营,因此只能选择压低售价来争夺市场,持续获得融资才能维持生存。

蔚来现已踏上了自我救赎的征程,计划在欧洲市场推出名为萤火虫的新品牌,其售价区间设定在十至二十万元,为了维持生存蔚来被迫打造入门级品牌,这种策略真的有效吗?真的能够实现盈利目标吗?各位对此有何见解?敬请分享您的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