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美国人如何看待马斯克?3万人给出了答案

美国人如何看待马斯克?3万人给出了答案摘要: 【CNMO】在CNMO文章后台搜索“马斯克”的关键词,可以得到约300篇相关新闻。...

在CNMO文章后台搜索“马斯克”这个关键词,能得到约300篇相关新闻 。其中包括“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 、“马斯克的火箭爆炸了” 、“马斯克在推特上呼吁大家支持狗狗币” 、“马斯克买了一座矿”等等 。或许有一天 ,将这些报道汇总起来 ,能够编成一本名为《马斯克的那些事儿》的书 。

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_马斯克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

马斯克

要是在百度上搜索“马斯克”这个关键词,你会得到更为惊人的信息量,会出现“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别数了,就是1亿)”的搜索结果,在百度这个中文搜索引擎上,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外科技大佬能做到这样,况且1亿只是百度显示搜索结果时的一个上限数字 。在国内,和马斯克热度处于相近水平的,都是马云、马化腾这类风云人物。

马斯克身为一名企业家,被称作“硅谷钢铁侠”,在全球收获了极高人气,拥有无数拥趸 。有一句中二名言能用来描述这种情况 :求求你,停止散发魅力吧 。那么,这样一个难以用三言两语完整形容的男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呢 ?

土生土长的非洲人是怎么跑到美国去的?

马斯克今年50岁,他的事业和家庭都在美国,然而他并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所以在此之前,我们打算先跟大家聊聊马斯克是怎样踏入美国这片土地的。

马斯克按出生地算其实是非洲人,他1971年出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其母亲梅伊·马斯克是知名模特,拥有传奇人生且有个天才儿子,她是加拿大和英国混血儿,为很多人所熟知,马斯克的父亲埃罗·马斯克更为神秘,是生于南非的英国人,从事电气及机械工程师工作 。

小时候的马斯克确实是富二代,然而他和其他小孩不一样,他几乎未曾感受过完整的父爱与母爱。1979年父母离异后,9岁的马斯克与弟弟金巴尔跟着父亲一同生活。马斯克在父亲身边享受着豪宅、游艇、私人飞机以及环球旅行等令人称羡的物质生活 。

马斯克_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

童年马斯克

不过,剧情与小说、电视剧相似,马斯克本应无忧无虑,但其性格有点内向,甚至古怪。埃罗·马斯克说:“当许多孩子去参加大型派对,喝酒、谈论各类体育赛事时,他却躲在图书馆翻阅各种图书。”久而久之,马斯克在学校被同学视为异类,常遭霸凌者暴打,甚至到了休克、住院的程度。

CNMO从《实现不可能:埃陇马斯克传》一书中得知,马斯克并非班里最出色的学生,不过他的兴趣和分数足以使他参与计算机实验课,能参与这门课的学生数量不多,这些学生是由各个学校选送的,他们学习BASIC、COBOL以及Pascal等编程语言,马斯克在这门课上成绩优异。在课外的时候,马斯克对科幻文学的喜爱明显地展现出来,他曾经表示,他想要创作出像《指环王》那样的作品 。

必须承认,马斯克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为他如今所取得的事业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础。1983年,12岁的马斯克已然成为一名小游戏开发者。他将一款名为Blastar的简单游戏卖给了一本电脑杂志,赚到了500美元。在马斯克看来,这款游戏很简单,然而它比曾经非常火爆的《Flappy Bird》更具精彩之处。

马斯克的“非洲之旅”在高中毕业时结束,当时马斯克一心向往美国硅谷,因外公外婆老家在加拿大,加拿大成了他前往美国的跳板,1988年马斯克拿到护照后第一时间独自登上了去往加拿大的航班 。

在加拿大,马斯克起初境遇不顺,连亲戚都联系不上,历经波折后才在一位表兄的农场住下,在那里帮忙打扫谷仓、种菜。这样的活儿难以让马斯克那颗躁动的心安定下来,他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做过锯木头、清理锅炉的工作。清理锅炉这份工作,薪资虽有每小时18美元,还算不错,却脏、累、苦俱全 。据马斯克回忆,清理工要在一条极其狭窄的通道里挤过去,去收拾锅炉里还冒着热气的沙子和残渣,之后再原路返回 。他还说“要是在里面待的时间超过30分钟,就会被热死” 。试用周第一天总共有30人,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3个,马斯克便是其中之一 。

后来,梅伊带着马斯克的弟弟和妹妹,一家人搬到了加拿大。马斯克前往安大略省的皇后大学就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斯克在大学校园里十分顺利。与高中时期相比,马斯克的性格变得更为外向和活跃。他学习商业知识,参加公开辩论,还厚着脸皮跟女生求约会 。同时,马斯克展现出的博学多闻的样子很受欢迎,有一群欣赏他学识的朋友在他周围,大家都喜欢听他高谈阔论,他讲能源,讲太空,也没人嘲笑他想法不切实际 。

马斯克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_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

马斯克在皇后大学住外籍学生宿舍

1992年,马斯克在皇后大学学习2年后,凭借奖学金转学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马斯克的美国梦,从这所常春藤大学开始蓬勃发展……

美国人是怎么看待“这个家伙”的?

大约30年过去了,如今马斯克担任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CEO,还担任特斯拉的CEO,他是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人工智能非营利性组织OpenAI的联合创始人。马斯克能力出众,给人留下了硅谷狂人的印象。在推特上,马斯克言论密集且大胆,这又让网民们看到了他另外一种形象。

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马斯克究竟是怎样一个“家伙”呢,这是美国人所面临的疑问 ?

最近,全球研究运营公司Market Cube旗下网站Piplsay开展了一项调查,该调查在美国范围内进行,共收到30400份在线回复,这份报告深入研究了美国人对马斯克的看法,以及他在金融市场上所具有的影响力。

整体来看,70%的美国人认为马斯克是天才,或者认为他是有趣的人,有7%的少数人觉得他是个“混蛋”,有45%的美国人钦佩马斯克的热情,钦佩他的奉献精神,意外的是,不少人对他傲慢的性格表示不爽,约35%的人讨厌他的傲慢自大,还有一点没想到,37%的美国人在马斯克推文发布后进行了投资,或者至少考虑了此举。看到这个数据 , 不知道股神巴菲特作何感想 , 怪不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调查马斯克 , 看其是否涉嫌利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影响力操纵狗狗币等加密货币 。

马斯克_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

然而,你会觉得凭借马斯克的名气,每个美国人都认识他吗?在一项关于“你对马斯克的看法”的调查里,有18%的人表示不认识他,还有6%的人说“讨厌那个家伙”。马斯克的形象并非糟糕透顶,将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对他“喜欢”,持中立态度的人高达43% 。

马斯克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_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

你对马斯克是啥感觉?

那么,那些讨厌马斯克的人是如何形容他的呢?除了之前提到的“混蛋”之外,有6%的人觉得马斯克是个“疯子”,另外有5%的人认为他是个“怪人”。可以这么讲,马斯克的性格从始至终没怎么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常常呈现两极分化 。43%的人对他欣赏有加,欣赏的是他“敢于直抒己见”,以及他“承担风险的能力”,46%的人讨厌他,讨厌的是他“行为举止不可预测”,还有他“无所谓的态度”。

马斯克常在推特上发表惊人言论,因此吸引了大量关注,43%的美国人会频繁查看他的推特;另一方面,马斯克能仅凭个人力量影响股市涨跌,近一半的人觉得这相当有趣,然而29%的人认为这毫无趣味。

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_马斯克_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

什么样的中国人在关注马斯克?

该份调查还显示,69%的男性视马斯克为偶像,58%的千禧一代视马斯克为偶像,31%的女性视马斯克为偶像。41%的千禧一代密切关注马斯克的推文,35%的X世代(1965 - 1980年间出生的人)密切关注马斯克的推文,24%的Z世代(1995 - 2010年间出生的人)密切关注马斯克的推文。

将视线移回国内,关注马斯克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百度指数分析,搜索“马斯克”的群体里,20至29岁年龄段的比例将近四成,30至39岁年龄段也占到了大约三成四。由此可见,国内对马斯克抱有兴趣的群体以中青年为主。考虑到马斯克本人经常在网络上参与互动,并且他的事业主要涉及科技互联网领域,这部分人群关注度高是合乎情理的。

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_马斯克

年轻人更“爱”马斯克

在性别方面,关注马斯克的男性居多,不过女性占比近26%,这一比例也不低了。马斯克的事业,以及他性格中有趣且敢于冒险的一面,对男性而言是榜样,对女性来说,可能会包含钦佩与仰慕之情。

关注马斯克的人的兴趣分布涵盖众多方面,“金融财经”的比例最高,“游戏”的比例同样最高,“餐饮美食”的比例也不低,这着实令人诧异。

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_马斯克

我们再来看看地域分布情况。自2013年7月起直至如今,搜索“马斯克”人数最多的是广东人,而且领先优势极为显著。排在其后的是北京、江苏、上海以及浙江。这些省份存在明显的共同之处。比如说,科技与互联网产业相对比较发达。并且在国内经济发展方面也处于领先水平。实际上,要是把这份排名与近两年国内GDP排名相对照,就会发现二者的重合度很高。另外在城市方面,也基本延续了这些特点,北京人是最“关心”马斯克的,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这些国内排名前列的城市,也有非常多马斯克的关注者。

马斯克_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_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

马斯克的新闻报道汇总_马斯克_百度搜索马斯克的惊人信息量

最后

我们不妨在这里留下一个悬念:若干年后,如果马斯克那看似不切实际的“星链计划”和“移民火星计划”真的实现了,那时人们对“这个人”会作出怎样的评价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