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时,比亚迪有着一系列新动作,这些动作引发了市场的关注,此后秦L这款插混车的改款车型相继出现,宋Pro这款插混车的改款车型也相继出现,宋L这款插混车的改款车型同样相继出现,并且它们的纯电续航全都全面提升至100公里以上,而且正好踩准了明年购置税减免的最低门槛。


然而,认真去细看一下那配置表,会发现有一个变化是格外明显的,那就是:这些新生产的车辆,已经不再是把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作为标准配置了。而这些车型所存在的核心方面的变化,是体现在续航以及价格的重新进行平衡这件事情上的,具体来说,就是:秦L这款车的入门价格直接降低到了9.6万元,相较于老款车便宜了两万多,同时呢,这款车又把纯电行驶的里程数从120公里提升到了128公里。


比亚迪王朝实施的这一战略调整,存在着紧迫的市场上的考量,今年比亚迪面临着不小的销量方面的压力,上半年销量增速仅仅只是个位数,然而竞争对手们的增速却都纷纷实现了翻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状况之下,身为销量主力的比亚迪王朝网,必须要调整策略方法,以此保住市场老大的位置。

需明确的是,选购经济型车型的用户更在意价格与基础续航,并非高价智驾功能。与此同时,国内政策的变化亦是一大要素,工信部新规表明,到2026年,插电混动车型要是没有100多公里的纯电续航,就将无法享有购置税减免,比亚迪王朝此次进行改款,把全系插混车型的续航提升到100公里以上,正是为了搭上政策红利的末尾班车。

尽管在部分新推出的车型之上,取消了智能驾驶的标准配置,然而这并不代表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面,有任何退缩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正好是一种采取以退守进行作为前进方式的策略。

在经济车型那里解除配置捆绑,把选择权再度交还给消费者,如此一来比亚迪王朝能够在中低端的“价格战”里轻装上阵,进而捍卫其基本盘;并且在天神之眼技术自身秉持“永不单独收费”的准则,把智驾从一项“溢价配置”重新界定为“基础功能” 。

回顾比亚迪智驾发展路径,“技术普惠”一直都是其核心战略,今年比亚迪前九个月卖出了326万辆车,其中配备天神之眼的车型累计超过170万辆,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独特优势,比亚迪达成了智驾技术的快速下放,此前,比亚迪还把天神之眼C下放到了7万多元的海鸥身上,实现了高速领航辅助、全场景自动泊车等功能。

当下,比亚迪王朝于走量车型那儿卸掉包袱,专心于续航以及价格;在中高端车型方面坚持全系高阶智驾,彰显技术实力,给予更高的“情绪价值”。这般分化恰好体现出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成熟,还预示着往后车企得更精准地把控不同消费群体的真切需求,把钱花在关键之处。针对此,你作何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交流一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